醫療常識★未來10年罹患5大主要慢性病風險 只要3步驟!衛福部平台幫你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臟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每年奪走2萬多人性命,凶狠僅次於癌症,國健署就參考國際實證並串接健保資料發展出本土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https://cdrc.hpa.gov.tw/index.jsp),只要是35至70歲的民眾,花時間走完3步驟,就能計算未來10年後罹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種主要慢性疾病的風險。

國人罹患心臟疾病,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其中又以冠心病(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較常見於中壯年族群,另外心絞痛、心肌梗塞則是最常見的冠心病,也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國健署進一步分析就發現,國人40歲以上民眾有4分之1(25.2%)血脂異常、5分之1(21.2%)血壓高,更有近5成(48.48%)腰圍過粗,這些高於標準值的異常,正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吳昭軍警告,只要飲食攝取上偏向高油、高糖、高鹽,長期累積的不良生活習慣容易產生血壓、腰圍及體重等生理數值超標的健康問題,除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外,冠心病可能已經悄悄的找上門。

國健署表示,35至70歲的民眾只要上「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就可以透過3步驟輕鬆掌握風險:步驟1、準備最近一次健檢報告,找出成人健康檢查或勞工健檢報告,或透過「健康存摺」查詢最近一次成人預防保健結果;步驟2、進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步驟3、輸入相關資訊,以女性為例,冠心病需須輸入性別、年齡、腰圍、收縮壓、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腰圍等6項,輸入完成後按下「計算」鍵,即可知道自己的風險程度。

國健署強調,計算風險之後,還須落實健康指引於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趨吉避凶,包括天天量血壓(控制在120/80mmHg以下)、養成運動習慣(每周3到4次、每次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體重控制(BMI維持在18.5到24,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且戒除菸、酒,飲食少油、少鹽、少糖,避免久坐,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風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胎兒38周「急」著出生!產婦來不及篩PCR 救護車上產子

好市多夯貨「科克蘭葡萄糖胺」防腐劑超標! 食藥署攔下8千公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碳水化合物普遍都攝取過量,尤其是外食族群,通常都是以高碳水為主,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也會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減醣飲食」是根據均衡飲食的方式做延伸,將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降低,提高蛋白質與脂肪的比例,限制不如「生酮飲食」嚴格,在執行上也比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繼赴歐洲催貨成功後,又在臉書透露已向BNT公司表達優先處理我方今年採購疫苗提前到貨,以及明年為台灣保留3千萬劑的額度。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0)日正面回應一句「謝謝郭董的善意提醒」,蘇貞昌強調,只要防疫有需要都會超前部署。 國內本土疫情好不容易連續...

閱讀詳情 »

面對院內感染的挑戰 亞東醫院先蹲後跳,展現精實與效率 縫補疫情破口,守護台灣 在免疫學的理論裡,病人自癒後,體內免疫系統會保存對這個病毒的記憶,當同樣的病毒再次入侵,抗體會被迅速召喚、集結,然後消滅病毒。 亞東醫院抗疫的點點滴滴,勢必會成為台灣未來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免疫抗體,也會是傳染病防治最重要的一...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台北報導 Delta 變種病株在日本四處擴散下,染疫病例也不斷創造新紀錄、導致日本醫療系統承擔巨大壓力,日本政府今日宣佈,將疫情緊急狀態處理,由原本區域擴大到另外八個地區,總面積覆蓋超過70%的日本國家人口。 日本擴大疫情緊急狀態範圍,覆蓋範圍超過七成人口 / The Japan Ti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