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末期癌症「選擇」活得好或是活得久?醫生不說的癌症忠告…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末期癌症「選擇」活得好或是活得久?醫生不說的癌症忠告…

末期癌症的治療與照顧是值得探討,因為大量的健保資源是投入在很難治癒的惡性疾病,而且健保支出愈來愈大。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張明志出版《隨時放得下的功課》(時報出版)提到,延長的生命增加更多的用藥、門診、高科技檢查及住院的次數,其次抗癌治療品項繁多,例如傳統手術、化學治療、同位素治療、幹細胞移植、立體3D定位放射治療、高溫治療、質子放射。

最近20年來多了標靶治療、雙標靶,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免疫檢查哨治療) 以及CAR—T的個人化T細胞免疫細胞、樹狀突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治療、基因重寫編碼治療、同位素嵌合標靶治療、雙特異性標靶嵌合治療。但8成至9成病人仍會在2、3年內死亡,長期存活者很少超過5年。

末期癌症「選擇」活得好或是活得久?醫生不說的癌症忠告…

癌症罹患者愈活愈老、愈多,市場大得不得了。這些治療大致上單一藥品費用每人每年達台幣100萬到300萬元,而且第一種治療後又可以換另一種。以治療肝細胞癌為例,轉移性肝癌目前有3種標靶藥物及3種免疫治療可供選擇,而且仍有後續新藥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當主治醫師告訴病人有這麼多選擇,又知道有健保給付時,都會謝天謝地,聲聲稱讚是德政。但是到了後來陸續失敗。在這段末期癌症的治療期間,天天等待高科技檢查,如核磁共振掃描(MRI),電腦斷層掃描(CT),正子掃描(PET)等等,病者想看看進步了沒有,能不能到國外旅遊,能不能再圓一個夢。

張明志說,多年前我有一位同事,他得到肝內膽管癌,這種癌症除了手術切除乾淨,別無他法,一旦轉移,只能緩和治療。但是他曾經在美國波士頓市Dana Farber 癌症臨床試驗中心做過研究員,那兒是全球研發中心,進行很多未上市的早期臨床試驗。所以他登錄了各式各樣的臨床試驗。罹病後他總共存活了15個月,比一般未接受治者多了3到4個月。但是治療期間進出醫院5、6次包括切除轉移腫瘤,各種標靶治療、化療。算一算在家休養的日子不到5、6個月。

有品質可以出來走走的日子,不到幾個月,因多數時間在接受治療包括副作用、不良反應的治療,我們暫且不論有多少財務衝擊、經濟效益值(ICER)值多少。試想這段人生最後15個月他在想什麼?化療、手術、標靶治療等等副作用,發燒、疼痛、虛弱無力、沒有食慾,這些生活品質指標應該將活得久的日子除以2,只剩下不到8個月。又再扣除住院治療的日子,剩下來能夠平靜過舒服些的日子實在所剩無幾。值得還是不值得?

所以醫師沒有盡告知實情的責任,沒有在新科技實施前,充份讓病人知道這些治療的效果是暫時的。病人應利用這段症狀比較改善、腫瘤縮小的期間,好好準備如何善了臨終的安排,所謂在積極治療下做最壞的打算。立遺囑、道別、道謝、道歉、道安。看看仍有什麼末了的心願,仍有什麼遺憾沒有。這時候不應該仍停留在否認、憤怒、沮喪,討價還價的面對壞消息的初期心理機轉。醫者除了癌症緩和治療外,能給予身心靈的支持嗎?尤其有些病者有譫妄及靈性困擾的問題,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

 

末期癌症「選擇」活得好或是活得久?醫生不說的癌症忠告…

本文節錄:【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張明志

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現任

  • 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
  • 癌症安寧緩和學會監事
  •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共同擬定專家委員

曾任

  •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十五年
  • 台灣癌症醫學會理事、監事
  • 血液病學會常務理事

專長:肺癌、乳癌、胃腸道癌症、泌尿道癌症及其它各類惡性腫瘤、轉移癌症、血液病、貧血、白血病、淋巴瘤。

著有:《越過邊境》、《破繭》、《心靈病房的十八堂課》、《安寧的藝術》、《與血癌搏鬥》、《人生高爾夫》、《癌症病房沒告訴你的事》。                   

相關推薦

所謂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現代高壓生活方式下的1種以長期極度疲勞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症候群,症狀可能包括頭暈、頭痛、失眠、健忘、肌肉關節痛等症狀。慢性疲勞症候群最大的徵狀是持續的、無法解釋的疲勞,時間可能持續長達6個月或是更久,患者可能有喉嚨痛、頭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

閱讀詳情 »

29歲陳先生罹患無精症,又被篩檢出睪丸癌,雙重打擊下原本已對做人不抱希望,但在切除睪丸時,醫師竟從殘留的少量正常組織中發現正常精子,進一步進行「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後,妻子順利受孕,目前已懷孕5個月。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賢指出,男性的精液內如果沒有精子,就屬於無精症。但並不代表體...

閱讀詳情 »

可別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會罹患心肌梗塞,醫師警告,國內心肌梗塞已有年輕化的趨勢,體重過重、膽固醇偏高、糖尿病等患者,或有家族史的民眾,都是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務必做好體重管理、規律用藥。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美綾指出,冬天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不過今年屬於暖冬,卻有多名年輕人因胸痛而就診,光...

閱讀詳情 »

老人家記性變差,丟三落四是常有的事,如果遺失了貴重物品,常常令人欲哭無淚。雲林縣1名老婦人因一時大意將活動式假牙當成垃圾丟進垃圾車,事後發現急忙打電話向清潔隊求救,經由清潔隊員和司機親自翻找4噸重的垃圾,才終於找回婦人的假牙,虛驚一場。 活動式假牙動輒數萬到十幾萬元,若不慎遺失,重製假牙的費用等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