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40263、12死「確診數連2天降」 陳時中喊低估!認有母親節效應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親節周未效應、篩檢量少了嗎?本土疫情已經二天未升反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40263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新增12例死亡,中重症患者增加71例,三項關鍵疫情數字沒有再繼續往上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今年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一名未滿1歲的新生女嬰,染疫後出現抽搐、低血壓等症狀,入住加護病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確診人數,少了9%,不過剛好有母親節加上周末,有放假效應,實際狀況要再觀察2天,「相信這應是低估的量」。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403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263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

今日新增40263例本土病例,為19317例男性、20936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4,179例)、台北市(7,057例)、桃園市(6,358例)、台中市(2,099例)、高雄市(1,910例)、基隆市(1,480例)、台南市(1,448例)、宜蘭縣(992例)、屏東縣(773例)、花蓮縣(767例)、新竹縣(758例)、彰化縣(497例)、雲林縣(370例)、苗栗縣(340例)、新竹市(336例)、台東縣(276例)、南投縣(197例)、嘉義縣(180例)、嘉義市(131例)、澎湖縣(89例)、金門縣(17例)、連江縣(9例)。

指揮中心公布的12例新增死亡個案,年齡分布為50多歲到90多歲,有3例未曾接種疫苗。另外,中重症患者再增加71例,分別新增中症患者52例、重症患者19例,而重症患者中有6例未接種疫苗。

引發關注的是,新增重症患者中有1例未滿1歲女嬰,無慢性病史,因新冠感染合併抽搐、低血壓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和藥物治療中,成為是今年這一波疫情以來年紀最小的重症個案。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曝疫情高峰「將連燒22天」 7月有望摘口罩

打維生素K注射劑國內爆死亡個案 食藥署「頒禁令」僅2類情況能再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前幾天,平頂山一位大媽輸液時,不小心把洗衣粉水當注射液輸進身體,你八成會說:怎!麼!可!能!都市君聽到這件事兒的時候也是驚訝的半天不知道說啥。女兒一個不小心,害得母親差點丟了命! (圖片翻攝自:大河網 今年52歲的楊大媽,家住平頂山汝州市楊樓鄉,一提起前幾天發生的事兒,楊大媽的女兒小悅就悔恨不已。...

閱讀詳情 »

談到骨癌,Mary就想到截肢...但其實現在醫學治療方式已經很進步又多元囉,來看看骨癌還有那些治療方法。  骨癌治療原則主要是在手術前後搭配化療,以增加手術成效。因此,在病患健康許可的情況下,都建議採用多元的治療方式,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1. 手術治療隨著醫學進展,骨癌手術大多以肢體保留手術為標準,...

閱讀詳情 »

水災後,淤積水漬容易孳生病媒蚊,所以在飲食上也要特別注意衛生喔!  1. 飲用水應開蓋煮沸至少3分鐘,或飲用包裝水 2. 應盡量食用熟食、避免生食,並盡早食用完畢;隔夜食物如無冷藏請勿食用。 3. 泡水食物應立即丟棄,若停電過久而造成食物解凍,也不可再食用。 4. 飲食前、如廁後,應徹底清洗雙手,避...

閱讀詳情 »

via via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愈哦!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via&ldquo...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