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疫情燒「非急症避免住院」 1453間專責病房重啟

本土疫情燒「非急症避免住院」 1453間專責病房重啟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因應國際COVID-19疫情嚴峻及Omicron新型變異株威脅,考量春節入境人潮且近期COVID-19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增加,為確保國內醫療院所對疫情的因應及保全醫療量能,即日起調整醫療機構醫療應變作為。同時,指揮官陳時中也對全民喊話「非急症避免住院」,也請醫院儘速清空病房,以免爆出疫情時恐來不及應付。


▸專責病房僅收治確診者


全國專責病房及負壓隔離病房調整收治病人條件,專責病房僅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病人;負壓隔離病室則以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及其他空氣傳染之法定傳染病病人為原則,清空非必要使用負壓隔離病房的病人。


▸應變醫院開設定額專責病房


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之應變醫院,於3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之20%作為專責病房,包含負壓隔離病床,收治疑似或確診個案。


▸急救責任醫院恢復專責病房數量


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之急性一般病床總數500床以上之急救責任醫院,於3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之5%作為專責病房,包含負壓隔離病床,收治疑似或確診個案。


本土疫情燒「非急症避免住院」 1453間專責病房重啟

▲指揮中心將擴大開設專責病房並調整醫療機構應變策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最後陳時中提醒,專責病房收治疑似或確診COVID-19病人應以1人1室為原則,然家人、同住者、同行者等如均為確診個案且知情同意,可以2人1室,並有適當動線規劃,分流分艙安置住院病人;落實固定照護團隊與服務區塊化,避免人員頻繁輪替或跨單位工作;配置適當且固定之工作人員(含清潔人員、傳送人員及照顧服務員等),以防範院內感染傳播風險。


指揮中心呼籲醫療機構落實感染管制、強化門禁管制及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加強員工使用適當個人防護裝備,以預防並降低醫院群聚感染風險。由於Omicron新型變異株可能造成突破性感染,降低疫苗之保護力,指揮中心籲請可接種追加劑疫苗之醫院工作人員儘速接種追加劑疫苗,以確保人員健康安全。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確實掌握病床數及相關醫療資源分配,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完善醫療照護體系,確保醫療量能充足以因應疫情。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未來落實後,台北區與北區的專責病房與負壓隔離病房目前有1179間,未來會新增到1453間。其中,預計台北區內500床以上之專責病房將提供436間,北區則提供150間,合計開設586間。應付接下來的境外移入病例應當足夠。指揮官陳時中呼籲非急性病患避免住院,需要及早準備應變的彈性,以免大量病患湧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嬰幼兒這個病和出生季節有關 研究:冬天比夏天高2倍
▸眼袋、淚溝、黑眼圈成青春殺手! 美顏針改善眼周老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29歲孕婦李女士,過去病史有重症肌無力和葛雷夫氏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此次懷孕在診所產檢時診斷出妊娠糖尿病。李女士在懷孕30周時,因為早期子宮收縮合併子宮頸閉鎖不全轉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住院安胎,後來因為發生胎兒窘迫(缺氧)的情形,於懷孕30周時緊急剖腹產下1名男嬰,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世界衛生大會(WHA)在台灣時間昨(18)日晚間6時展開,雖然大會主題在防制新冠肺炎,展現好成績的台灣未能加入會議;但導致全世界疫情爆發源頭的中國大陸,其領導人習近平卻受邀在開幕式公開說道,中國保持公開與透明的負責任態度,即時通報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此陳時中諷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牙痛竟然是腦腫瘤,吃止痛藥緩解恐致命!1名43歲男性主管連續數月牙齒疼痛難耐,原本以為蛀牙引起,到牙科治療拔除問題牙齒,原本以為應該不會繼續痛,沒想到疼痛持續無法忍受,轉診神經內科發現,竟然有1顆3至4公分腦膜腫瘤在腦幹附近,壓迫到三叉神經,幸好未傷害到腦幹,否則後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可能增加血管栓塞機會!全球陸續傳出案例,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台灣1名新冠患者曾經解隔離出院,但隨後因中風再次住院,再次接回呼吸器治療。然而台灣高齡新冠患者不多,是否因新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張上淳強調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