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疫情雖趨穩仍不可鬆懈! 新增確診185例死亡15例

本土疫情雖趨穩仍不可鬆懈! 新增確診185例死亡15例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國內今天新增18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15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說,這幾天看整體確診病例,比較平穩,分析發病日和採檢日均有往下趨勢,這是比較好的跡象,雙北也朝向好的方向,但仍然不可鬆懈,大家要一起撐住。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本土疫情雖趨穩仍不可鬆懈! 新增確診185例死亡15例

▲6月14日國內新增185例本土確診病例。(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在新增185例本土病例中,83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3日。


個案以新北市9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2例,基隆市14例,桃園市10 例,苗栗縣7例,花蓮縣4例,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宜蘭縣2例,台中市及雲林縣各1例。雙北地區以外縣市共有45例,37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3例調查中。


在新增15例死亡個案中,男性9人、女性6人,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3日,死亡日介於6月5日至6月13日。


本土疫情雖趨穩仍不可鬆懈! 新增確診185例死亡15例

▲5月11日至6月12日新冠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疫情出現好的跡象,趨勢向下,陳時中以解隔離人數為例,5月11日至6月12日累計1萬1,547人確診,其中5,802人解除隔離,已經超過一半的感染者離開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


本土疫情雖趨穩仍不可鬆懈! 新增確診185例死亡15例

▲5月15日至6月14日全國及雙北專責病房收治人數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此外,專責病房和專責ICU空床也逐漸增加,最新統計,全國專責病房收治2,198人,比最高峰時下降14%,雙北市1,532人比最高峰時下降11%。至於全國專責加護病房目前收治389人,其中雙北市收治268人,也比高峰時明顯下降。


在疫苗部分,日本捐台124萬劑疫苗明天開打,不過,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14)日一早砲轟中央,她說,「看到了陳時中的未接來電,認為接了有用嗎?」,怒批陳「讓人民活在恐懼與混亂之中,必遭天譴!」。


對此,陳時中強調,防疫中央與地方應不分彼此,資源共享,才能達到防疫最大效率,已與黃聯絡,「沒有什麼特別問題」,希望中央地方可以一起合作。


許多醫院在疫苗開打前,模擬演練,台北長庚下午在民生國小設置疫苗接種站,模擬演練,預估明天可打1千多人。國泰醫院則在6月15日至6月16日於上午松菸文創5號倉庫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採預約制,符合資格者,至臺北市政府疫苗預約網址https://booking.health.gov.tw,填寫資料。


本土疫情雖趨穩仍不可鬆懈! 新增確診185例死亡15例

▲國泰醫院則在6月15日至6月16日於上午松菸文創5號倉庫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圖/國泰醫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掃描實聯制QR扣注意傳送對象 小心詐騙讓荷包大失血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炎熱夏天,你也常隨手一杯飲料嗎?小心,喝太多不但造成肥胖,還可能有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狀;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市售飲料大多含糖過高,尤其奶精纇飲品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喝多了恐傷身。飲料到底要怎麼喝?鄭欣宜說,可選擇像乳製品、黃豆製品等具有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飲品,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腦血管疾病位居去年10大死因第3位,一旦懷疑中風,應立即前往醫院接受影像等相關檢查,以便根據檢查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切勿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另外,並可配合針灸治療,也有助於加速腦中風患者復原。目前針對腦中風治療可施打血栓溶解劑(缺血型中風)、手術(出血型中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過敏體質發生率相當高,只是有人處在發作期,有人處在緩解期,關鍵在如何保養;中醫師鄧正梁指出,食物過敏發生率相當高,凡消化不良,平時就容易腹瀉的人,乳糖耐受性一定差,應避免此類過敏就是要少食生冷,少吃奶類製品,包括乳酪起司等。鄧正梁表示,皮膚過敏是風濕熱毒較盛者才會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兒童出現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除了容易分心、好動,也可能會因情緒衝動,讓家長難以控制;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輔導科心理師柯俊銘指出,ADHD是兒童常見的精神疾病,致病的原因仍不明,恐與遺傳或大腦等損傷有關。根據近期一份研究報告,新生兒若能長期服用母乳,可有效幫助預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