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病例遍地開花 追足跡!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若確診獎5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沒下載「台灣社交距離App」嗎?快去下載吧!隨著本土病例激增,足跡越來越複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坦言疫情看起來非常的嚴峻,而「台灣社交距離App」使用的人越廣泛,就能越迅速、及早知道自己有沒有接觸確診者的足跡,對自己在疫情裡面多一層的保障。

衛福部疾管署與行政院資安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合作開發「台灣社交距離App」,主要利用手持裝置的藍牙訊號強度,偵測使用者間接觸的距離與時間,以科技輔助記錄其過去14天內的接觸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台灣社交距離App」近期於Android及iOS系統上架後,至今已有超過百萬人次下載,而為鼓勵安裝,利用這些資料來追蹤接觸者,未來幾天安裝資料者還有機會抽到500元禮券。

羅一鈞說,當使用者接獲通知為確診者時,經衛生單位徵得確診者同意後可上傳資料,App將主動通知過去14天曾接觸過的對象,例如曾與確診者於2公尺內接觸2分鐘以上者,並出現警示畫面,提醒用戶注意最近的身體狀況。用戶只要收到提醒後,請主動與防疫人員聯繫,以減少疫情擴散機會,保護公眾健康。

羅一鈞強調,下載使用者一旦確診感染,且願意同意衛生單位上傳去識別化接觸資料,一律將給予協助疫調獎勵金每人5000元。相關抽獎活動辦法可至「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臉書專頁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TWCDC/)。

指揮中心表示,「台灣社交距離App」以保護隱私且尊重使用者意願為最高原則,對於個人隱私的保障優於《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APP無須註冊,也不會上傳任何個人資料;功能主要是利用藍牙技術,記錄接觸對象去識別化資料,不包括地點定位資訊,相關接觸資料僅儲存於個人手持裝置端14天,不會上傳到任何雲端服務。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看疫情「有幾把火燒得特別旺」 埋怨很多人去過茶藝館都沒講

獅子會男「謊報兒女在國外」女兒自驗確診 陳時中:符合開罰條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常聽到靜脈曲張這個詞彙,是否也覺得最近小腿好痠痛、腫脹? 千萬別以為這是小問題,置之不理可是會澈底影響你的生活! 下肢靜脈曲張又可稱為「下肢靜脈瘤」是發生於足部靜脈的疾病,除了足部表面會凹凸不平,看似蚯蚓在爬外,還會有足部抽筋、腫脹、疼痛等症狀。這是因為靜脈內部防止血液逆流的「...

閱讀詳情 »

當我們低頭檢查自己的指甲,第一個念頭應該是太長了,需要修剪與清理,若是女生,可能還會想到應該再去做指甲美容,除此之外,你還有想到什麼嗎?其實一個人的指甲的狀況反應出他的健康狀態,西北大學皮膚科臨床講師德瑞克博士(Dr. Amy Derick)表示,指甲可以透露出 30 個健康警訊,以下就列舉其中八項...

閱讀詳情 »

講到「蟹足腫」,一般人可能以為是手術後的「後遺症」,但事實上任何外傷都可能造成蟹足腫,蚊蟲咬傷或青春痘處理不當都不例外,差別在於你是不是蟹足腫的好發體質。醫師表示蟹足腫雖然無法經治療完全消失,但可以阻止它繼續擴大,也可讓它變得扁平,不再那麼明顯,治療過程也不會痛,民眾可以不用擔心。 蟹足腫受體質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