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公布新增17例本土病例。這些本土病例的主要來源,大多是與明新科大有關。從桃園機場開始,Omicron的傳染鏈延伸向社區歌友會、聯邦銀行甚至連鎖餐廳、大學等,2週以來已破百例;而確診者的相關足跡遍布桃園,也曾到過新竹、花蓮。


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今日新增17例本土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早已匡列完畢的中壢聯邦銀行健行分行新增6名相關個案,總共有5名員工與1員工家人。陳時中表示,在第5天採檢時,有5人陰轉陽,而案18056的家人也陽性確診,全數屬陰轉陽。所有人已經隔離,對社區影響小。


新竹1家全確診 感染源不明


明新科大傳染鏈延伸向新竹。新竹有1家公司曾有明新科大的學生在此工作,內部主管出現症狀。公司全體同仁做家用快篩後,該主管呈現陽性,在醫院複驗確診。指揮中心立即匡列他的家人,3名家人採檢也是陽性。陳時中不諱言,現在最棘手的個案,應當是這個不確定感染源的家庭。


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新竹市今日出現4例本土感染,新竹市長林智堅除公開個案足跡外,也公布新措施。(圖/截取自林智堅FB


西堤傳染鏈延伸最廣 花蓮都有足跡


大家很熟悉的「西堤」餐廳傳染鏈中有個5口之家,有1歲與3歲兒童確診,而照顧他們媽媽、祖母也確診;今日確診的是爸爸,1月13日採陰,今日再次採檢呈陽性,因正在隔離,對社區無影響。1月9日也有1家3口染疫,進一步疫調中。另1案是案18065,為案17997的接觸者。


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桃園市官方FB公布確診者的最新足跡。因為資訊過多,請自行上FB查閱。(圖/截取自桃園事FB


在西堤傳染鏈中,案17999為明新科大確診學生的室友,正在幼兒園實習,因此他服務的幼兒園立即採檢、做適當措施。而與西堤相關的傳播鏈中,有機車行員工曾前往花蓮遊玩,足跡遍及民宿、加油站與紀念品店等地。


西堤目前有4員工染疫,包含高職生;1月7日有7位顧客發病,1月9日18位發病,與西堤有關的接觸人數為19位。


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與聯邦銀行,西堤餐廳的傳染鏈又有新增確診,然多數已匡列,對社區影響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防疫計程車也有新個案 案18020連續3採陰、第4採復陽


另外2位新增個案,屬於最早的歌友會傳染列中,案17369接觸者「案18064」,在1月11日開始隔離,1採陰,近日採檢轉陽;另1案為防疫計程車司機(案18020)已連續3次採檢為陰性,第4次出現陽性,第2次採檢時Ct值明顯下降,可追蹤到特定確診個案。


新增個案中,案17997為案18065的直系親屬,電子場4人,1月7日餐廳7人,1月9日餐廳3位,與西堤有關的總接觸人數為19位。而另1名防疫計程車司機案18020在2採時Ct下降,可追蹤到特定確診個案。另外,案17928為1位機場防疫人員,序列與其他人不同,應為獨立個案。


本土2週破百! 陳時中:現不升級警戒不代表以後不升

▲歌友會與防疫計程車司機也有新增確診個案,但後者可追溯曾載過的確診者,應可視為獨立個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相關傳染鏈總數已經破百,目前各界最關心的,應當是「警戒會不會升級」,2021年5月的狀況會再重演嗎?陳時中表示「現在沒升級,不代表未來不升。」然現在確診個案持續增加,各界都擔憂,Omicron病毒遍布全台。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預防糖尿病就從飲食著手 多吃10種食物有助於控制血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的方先生在診斷出膀胱癌之後,一直規律在醫院門診進行化療。他先前因工作緣故,養成抽菸、嚼檳榔、喝酒等不良習慣,原本靠意志力已戒除,但是罹癌後心情沮喪、壓力大,又開始以嚼檳榔來排解壓力;所幸經由個案管理師的介入,教導方先生正確的保健知識,並鼓勵參加醫院開辦的戒檳班...

閱讀詳情 »

從面相學的角度來看,臉上的痣、斑可能對個人的身體、心理甚至命運產生影響,而從皮膚科的角度來看,究竟哪些痣、斑不需特別在意,怎樣的狀況下又需要積極處理呢?讓命理師張鈺珠和專業皮膚科醫師林政賢為你解惑!位於面相中「十三部位(臉部正中央由額頭至下巴直線區域部位)」的痣,以及赤黑色、暗黑色、枯白色、灰褐色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原因,包括外傷、退化性疾病、反覆性使用、先天體質或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患者會出現肌肉無力、麻痺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且多好發於肩膀、上肢、手腕或是下背部等部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孟晃表示,患者除了感到疼痛,也會感覺運動功能下降,或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兒科醫師最常碰到就是小朋友咳嗽、流鼻涕、鼻塞、發燒。家長描述為感冒,可是吃藥後又未見改善,每次需要看診3、4次而且持續2至3星期,快要好了又變嚴重,有時咳到吐,晚上都沒辦法好好睡。且症狀反覆出現,冬天或季節交替幾乎天天都在吃藥,醫都說是過敏但治療效果又不明顯。其實過敏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