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東南亞入境再傳2名境外移入新增 緬印疫情持續增溫

東南亞入境再傳2名境外移入新增 緬印疫情持續增溫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連續3日境外移入確診!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20多歲男性(第508例),與另1名30多歲男性(第509例),都是本國籍在今日新冠病毒檢出陽性確診,指揮中心分析,目前印尼與緬甸疫情持續上升未趨緩。


第508例疑似在印尼發病 當地有症狀未就醫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508例在今年6月到印尼工作,9月17日有發燒與嗅覺異常症狀,沒有在當地就醫,9月19日回國入境時檢測發燒,有主動告知症狀,防疫人員安排採檢轉送醫院,今日確診。


莊人祥補充,第508例掌握接觸者32人,當中14人是前後2排旅客,列為居家隔離,其他18人是機組人員,因全程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


第509例入境當日出現疑似症狀 曾與第505例同班機


莊人祥持續說明,第509例在2019年4月前往緬甸經商,9月17日入境時沒有疑似症狀,入境先到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但因同班機乘客確診(第505例),改列居家隔離對象,在9月17日與18日分別出現咳嗽、發燒、味覺異常。


莊人祥接續說,第509例發現自己身體有異,主動聯繫衛生人員,立即安排就醫採檢,今日確診,目前在醫院隔離中,同班機前後2排旅客有16人,因當中12人已經是第505例接觸者,因此新匡列4人為居家隔離對象。


莊人祥補充,第509例雖然與第505例雖然在同一班機,但雙方應該不認識。另外,第505例與第501例曾經在同一場餐會上,接觸到當地感染者,目前研判有可能因此感染,但第501例餐會結束後都單獨在房間,13日回台後確診,發病期應沒有接觸到同公司台灣同事,因此6名台灣同事回國仍列居家檢疫。


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 聯繫關懷者不一樣


另一方面,莊人祥特別說明,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基本上大同小異,所有入境民眾都須要14天居家檢疫,居家檢疫聯繫關懷者是里幹事等人,而確診病患的接觸者,則會列為居家隔離,聯繫關懷者則由衛生單位追蹤,不論居家檢疫或隔離都會有一定標準。


緬甸印尼單日新增都創新高 台灣確診數已有509人417例境外移入


針對緬甸與印尼疫情,莊人祥分析,緬甸目前累積5,805例新冠患者,當中94人死亡,單單昨日就增加670人,疫情持續快速上升中;印尼則有24.7萬名新冠累積病例,當中9千人死亡,一周單日平均增加756名,疫情同樣上升中。


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截至目前累計91,65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0,550例排除),其中509例確診,分別為417例境外移入病例,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79人解除隔離、23人住院隔離中。


雙鋼印口罩即將銷售 8成字體都在同一邊


除此之外,9月24日雙鋼印口罩即將在藥局實名制出售,但疑似有民眾在開賣前就買到。有關鋼印位置與字型,莊人祥解釋,目前大概8成會在同一邊,另外有2成可以依照公司需求印,是否有在徵收之前賣或仿造,需要後續調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中醫美顏針調理五臟六腑 從裡到外喚醒美肌
▸提升胰臟癌存活率 再生緣與彰基啟動臨床NK細胞療法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乳癌為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少數確診已進入晚期,不但侵犯局部乳房組織,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肺、肝、骨骼、腦部等,存活率大幅下降;不過,隨著口服化療藥物發明,晚期乳癌也有不錯的治療成效,能夠穩定控制病情,甚至延長生命。一名57歲的女性,4年前乳癌復發,在醫師建議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根據統計,國內約有1100多位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雖然目前真正的發病原因不明,但可能與基因、維他命D缺乏、病毒感染有關,甚至壓力都可能引發,而女性發生機率更是男性的4.4倍,由於症狀多變難察覺,有著「千面女郎」的稱號。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系主任羅榮昇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男子經常應酬、菸酒不忌,某次應酬後隔天醒來,他察覺視力模糊,就醫檢查發現,右眼罹患俗稱眼中風的視網膜靜脈阻塞,視力僅剩0.1,幸好即時就醫,經血管內皮增生因子抑制劑治療後,症狀已獲得改善。醫師提醒,眼中風嚴重恐致失明,50歲以上民眾應嚴控三高指數並戒菸,避免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