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柿子+螃蟹,真有這麼毒? 單寧酸與蛋白質作用,導致凝固物滯留腸道!

柿子+螃蟹

單寧酸與蛋白質作用,導致凝固物滯留腸道!

 柿子+螃蟹,真有這麼毒 單寧酸與蛋白質作用,導致凝固物滯留腸道!

示意圖:資料圖庫

網路說法:螃蟹不僅不能跟柿子一同食用,凡是含有維生素C的食材都不適合跟螃蟹一同食用。螃蟹是甲殼類生物,含有五鉀砷,本來對人體沒什麼影響,但是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變成三鉀砷化物,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砒霜,造成中毒。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系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認為,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農民曆的食物相剋表總是註明螃蟹與柿子為食物搭配的大忌,自此以訛傳訛,讓許多長輩對這兩樣食物敬謝不敏。實際上謠言所說的「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只是單寧酸與高蛋白質凝固、卡在腸道的症狀,並非砒霜所致。

富含鈣、磷、鉀、鎂、碘等礦物質的柿子,其維生素C的成分,甚至比一般水果高出1至2倍,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因含有單寧酸的關係,若剛好吃到像螃蟹這種含有高量蛋白質的食材,單寧酸就會發揮收斂作用,抑制消化液分泌,使凝固的物質留在腸道內發酵,所以假中毒的症狀,只是腸道不通引起的。另外,有些人習慣吃茶葉蛋果腹,要記得避免飲用濃茶,否則可能會引發相同的症狀。

---本文摘自《放大檢視對食物的新觀念:食品添加物、飲食搭配大解析,跟上健康的腳步,教你做出美味的安心料理!(強力推薦 增訂版)》一書,樂友文化

柿子+螃蟹,真有這麼毒 單寧酸與蛋白質作用,導致凝固物滯留腸道!一直以來習慣的飲食,如今居然有不同的證實!

傳統農民曆上的飲食宜忌真的都可信嗎?

柿子+螃蟹,真有這麼毒嗎?

什麼?!檸檬紅茶是地獄食物組合?

夏天喝冰啤的最佳良伴─毛豆、薯條,

竟是影響健康的搭配?

日式茶泡飯真的健康嗎?

食安問題令人擔憂,就讓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來告訴你,

食品添加物到底在搞什麼鬼?

服用藥物的期間,哪些食物萬萬不能一起食用?

只要好好享用來自於天堂般的食物組合,就能遠離文明病!

 柿子+螃蟹,真有這麼毒 單寧酸與蛋白質作用,導致凝固物滯留腸道!

本書特別邀請中、西醫師,針對食物的特性、組合以及飲食宜忌,做了深入的分析,也希望讀者們能勿信未經證實的網路說詞和傳統迷思。

「吃得飽、吃得好」對大家來說,不是件難事,但懂得如何運用食材的特性以及相互關係,並慎選食物,避開地雷,就可提升免疫力、預防疾病的侵襲!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八十七歲的葉奶奶九年前確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年事已高且患有乳癌及膽結石等多重共病症,對於透析猶豫不決,爾後子女陪同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經醫師建議以降低尿毒素為治療對策,使用臺灣腎臟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引中推薦之醫藥級「奈米科技碳素粒子」吸附尿毒素。後續家屬特別來函感謝醫師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29)日新增48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2,844例(含61,354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2人解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常工作中,不當姿勢、持續、重複或過度施力等,易導致或加重肌肉、肌腱、神經或骨骼關節傷病嚴重度。雖已開發國家產業趨向自動化或人工智慧的介入,但包括台灣在內,仍具有高盛行率且容易復發,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如台灣的職業傷病給付,從民國92年至今,肌肉骨骼傷病佔職業給付第一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讓許多民眾減少外出機會,不過不僅在家下廚次數增加,相對零食需求也提高,吃多了小心危害健康;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營養師翁詩雲指出,像是罐頭、泡麵、零食等,都是許多民眾會存放的食物,但這些食物不僅高鹽、高油,且低纖維,因此建議食用時可掌握烹調與挑選技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