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梅雨季體內代謝失調 溼疹、汗皰疹恐爆發

  時序入夏,氣溫逐漸升高,加上梅雨季節報到,空氣潮溼,更加導致體內溼氣不易排除。一旦體內留存過多溼氣,不少過去罹患溼疹和汗皰疹的皮膚病患極易在季節交替之際爆發病症。若體質良好,體內溼氣也許能自行代謝,皮膚症狀較輕微;但也有不少長久累積的不良體質,皮膚病發作嚴重,必須透過治療才能復原。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罹患溼疹或汗皰疹的皮膚病患因為本身代謝異常,外溼嚴重時就容易發作,若加上多年生活作息不正常,或是各項飲食不忌口,體內溼氣無法調節,往往容易引發症狀。

  中醫師鄭愛蓮日前收治1名30歲上班族女性,自述已有5年病史,過去每年斷斷續續會發作溼疹,過段時間就好轉,半年前從大陸廣州嫁來台灣,遇上近日台北氣候高溫潮溼多雨,疑似水土不服,紅疹發作較往年嚴重,夜晚甚至因為癢而不好睡,加上溼疹發在臉頰兩側,雖然透過塗抹化妝品,勉強能遮蓋,然而卻因為持續發癢,忍不住搔抓,紅疹也越冒越多,前1周看西醫效果不佳,經親友介紹才決定尋求中醫調理治療。

  鄭愛蓮解釋,溼疹與汗皰疹症狀相似,中醫認為2者病因皆為溼氣代謝不佳所致,通常溼疹全身都可能發作,除手、腳和身體,若發在臉部則令不少愛美女性難以忍受。且中醫治療皮膚疾病期間,不能化妝和使用洗面乳,最好以微酸性的中藥肥皂清潔皮膚、讓毛細孔暢通,輕搓肥皂後利用少量泡沫輕輕按摩毛細孔來清潔患部,然後外敷含金銀花、連翹消炎成分的藥膏,再添加些許薄荷緩解發癢症狀。

  至於內服用藥方面,則以祛風、排溼和去寒為主,通常茯苓、白朮和山藥等藥材有助健脾利溼,荊芥、防風和羌活等能加強袪除風寒溼邪、強筋骨,同時可搭配當歸、雞血藤來補血。鄭愛蓮補充說明,前述女病患因個性較急燥,治療元氣時則添加清肝火的藥引,中醫治療會針對個人體質不同來對症調理。

  鄭愛蓮指出,皮膚病無法速效,不像感冒5至7天就能復原,中醫治療皮膚病是將人體內長久積聚的溼熱和廢物排出體外,通常第1個月是症狀爆發期,溼氣排較多,只要耐心用藥,紅疹會越發越少。外敷合併服藥至少需3個月至半年,若皮膚狀況早些恢復正常,即可停止外敷用藥,但仍應持續內服中藥調理,徹底改善體質。

  除藉由中藥調理袪除體內溼氣,飲食的選擇也是重要一環,鄭愛蓮提醒,罹患溼疹等皮膚病患忌吃生冷飲食,其中水果屬性生冷,尤以西瓜偏寒、芒果較毒應忌口,也應留意引發高度過敏原的奇異果、草莓和鳳梨。此外,蝦蟹等海產及酒類應少碰,別誤碰含有蝦米的油飯及高粱酒香腸等,待皮膚復原至正常狀態,便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相關推薦

本土疫情延燒,北農也出現多名確診,連帶其他縣市也趕緊對市場人員採檢。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再頒布新的「市場六大管理措施建議」,有鑑於北市批發市場的經驗,以前用「密切接觸者」做隔離定義,確實在疫調時會導致困難,因此現在改為確診個案周圍「相鄰的攤商」若在個案可傳染期間、處於同環境,就要列為居家隔離。...

閱讀詳情 »

因應印度Delta變異株侵台,疫情指揮中心規定今零時起,入境民眾不能「居家檢疫」,一律都要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但傳出新制上路第一天,亂象叢生,仍有民眾偷溜回家。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中央都有掌握,昨一整天有12人在系統填寫上回到家裡檢疫,不過地方里幹事馬上協助這些來不及找到檢疫旅館的...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延燒,宜蘭今「+0」,不過,縣長林姿妙指出,先前一名確診個案14333,對足跡交代不清,將依法開罰6至30萬。該案為30多歲中國籍女性,從事八大行業卡拉OK伴唱,目前除了一名外縣市的友人案14458也染疫外,匡列13人居家隔離、50人自主健康管理,目前採檢PCR皆陰性。林姿妙日前說明,案14...

閱讀詳情 »

屏東枋山一名自營計程車運將確診後,追溯源頭與秘魯返國祖孫有關,目前累計相關12例,已有8例確定感染印度Delta變異株。屏東縣衛生局長施丞貴今下午說明縣內新增1個案,為73歲男性果農案14734,在到醫院開刀前先進行PCR採檢,結果陽性確診,其感染源不明,是否跟白牌車運將群聚案有關,正在釐清中。印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