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標示為"0″還是可能有反式脂肪,避免這五大類食物方為上策 | 早安健康NEWS

標示為

包裝類食品的標示又有新的規定,包括反式脂肪、含糖量、過敏原成分、基改成份等,都將明確標示出來供消費者參考。不過由於反式脂肪的存在與否,其實比多數人想像的要更為廣泛,光靠一張食品標示無法涵蓋全貌,因此從生活中直接避免吃進反式脂肪,方為上策。

新規定下反式脂肪仍然存在

立法委員王育敏指出,台灣現行食品營養標示方式,仍有下列問題,表示未來仍將透過修法解決

1.現行「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方式及內容標準」中,規範反式脂肪得以0標示的條件為:「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總脂肪不超過1.0公克;或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反式脂肪量不超過0.3公克。」由此可見,消費者根本無法從食品包裝中判斷該產品,是否真的沒有反式脂肪。

2.目前食品營養標示方式及內容標準,僅適用包裝食品,然而散裝食品如麵包店賣的麵包、添加奶精的奶茶等,更是高人工反式脂肪的來源,消費者卻無從知悉。

大人小孩反式脂肪都超量

兒童福利聯盟研發處組長邱靖惠指出,兒盟調查發現,七成孩子經常吃零食,一成六的孩子每天至少吃一次零食,孩子最常吃的零食種類,分別為高熱量餅乾(如洋芋片)、含糖飲料(如奶茶)、冰品、點心麵與巧克力類食物(如巧克力小熊餅乾、巧克力棒…等),這些都是常見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以2,000大卡計算,一天建議攝取量為2.2克。董氏基金會發現,很多大人連正餐都是「反式脂肪餐」的搭配,早餐是人造奶油三明治加奶茶,點心選擇雞排、蛋糕或夾心酥。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指出,心臟血管疾病(簡稱心血管病,CVD)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占我國去(103)年十大死因的第二、三、五、八及第十位,其死亡人數共有51,308人,占總死亡人數的31.49%,顯見心血管病是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呂鴻基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反式脂肪及食物有關,國人從小就應養成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完全禁止反式脂肪有難度

反式脂肪的標示與含量議題,美國這個「先進國家」做法比台灣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日前宣佈,三年內逐步禁止使用反式脂肪;美國現行的做法與台灣新頒布的方法類似,但標示不含反式脂肪的食品,經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其中有 84% 還是有含反式脂肪,標示與實際情形不符,有誤導之嫌。

不過,依照目前食品加工的做法,要完全不含反式脂肪並不容易。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食物在加工的過程反覆煎炸,需要安定的反式脂肪酸、或飽和脂肪酸。兩相比較,一般家庭用油,為富含多元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加熱後迅速氧化,一天內就會發生酸臭,產生油耗臭味,所以不容易要求加工食品同時注重健康。

另一方面,早年人們認為動物脂肪有害人體,因此多攝取植物性油脂,但植物性油脂在製造過程中需要氫化,會產生反式脂肪。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長潘志寬表示,在牛、羊肉品及乳品等天然食物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透過目前科技的檢驗方式無法區分天然的與人工產生反式脂肪,這是管理上的一個問題。

生活中如何避免反式脂肪?

如果食品中要完全沒有反式脂肪有難度,就要靠大家自己來把關。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舉出食品標示上常見的一些名詞,雖然不是「反式脂肪」但卻是相同成份,提醒大家注意。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則列出常見或多或少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

1. 西餅蛋糕:蛋糕(瑞士捲、重奶油蛋糕、起士蛋糕)、餅乾(小西餅、奶酥餅乾)、甜甜圈、泡芙、鬆餅…等。

2. 酥皮類:蛋塔、千層派、拿破崙派、雞肉派、鳳梨酥、叉燒酥、咖哩酥、鮪魚酥、綠豆凸、蘿蔔絲餅、老婆餅…等。

3. 麵包類:可頌、肉鬆起酥麵包、菠蘿麵包、大蒜麵包、椰絲奶油麵包、吐司…等。

4. 油炸物:薯條、雞排、鹽酥雞、炸甜不辣、油條、炸豆包、春捲、臭豆腐…等。

5. 其他:如爆米花、洋芋片、牛軋糖、太妃糖、花生醬糖果、巧克力、漢堡、豆沙鍋餅、蔥油餅、泡麵、焗烤食品、燉飯、義大利麵、玉米濃湯、酥皮濃湯、咖哩塊、奶精、奶油球、奶油霜、麵包抹醬、乳瑪琳、沙拉醬等。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金門縣衛生局為強化民眾急救技能、落實正確急救觀念、熟悉心肺復甦術操作流程及AED使用,與國立金門大學於今年度共同辦理「全民CPR+AED (心肺復甦術完整版)訓練」,希望藉由課程講解、實際操作演練等教學方式,提升所有民眾急救觀念及技巧,熟悉CPR及AED使用方法等知識與...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藝人張鳳書出書《高效率癌症照顧心法》集結一年多來,陪伴爸爸走過治療路的經驗談,和院長陳自諒將於10月25日在中醫大新竹附醫舉行新書座談會,分享5大安心祕訣,抗癌身心復健力以及飲食營養的關鍵力,讓癌友心情佳、營養優、體能強,逐步展開癌後新人生。陳自諒表示,中醫大新竹附醫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2期疫苗接種第一階段預約,今(20)日中午正式截止,不過同步開打的3種疫苗中,預約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的民眾卻出現「地方已經造冊者重複上網預約」的狀況,影響約2.6萬人,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傍晚緊急宣布補救措施,將於10月22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加開時段給這一批...

閱讀詳情 »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訂定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期望能透過世界骨質疏鬆日,提倡民眾增加骨質疏鬆症疾病認知,關心骨質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四名,髖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