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標靶藥不是永遠有效?!讓癌症變慢性病,化放療副作用不再來的方法是...

癌症連續35年蟬連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11分02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死亡時鐘比前一年又快了11秒。癌症,最令人害怕的,很多時候其實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治療副作用所帶來的折磨、對於治療結果的未知,以及擔心癌細胞可能轉移甚至復發的不安。因此,精準醫療被認為會是更無害、更有效的癌症治療方式,為人們戰勝癌症帶來一道曙光,TVBS《健康2.0》給你抗癌新希望。

標靶藥不是永遠有效?!讓癌症變慢性病,化放療副作用不再來的方法是...

什麼是精準醫療?

北醫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表示,用一句話說清楚精準醫療,就是利用生物標記,準確指出腫瘤的罩門。癌細胞死亡跟電腦一樣,一連串作用之後才死,程式死亡最後粒線體關掉,細胞就死了。不同的療法就在研究,怎樣誘導細胞啟動程式死亡,有不同做法,可以進入某個程序把它中斷。

現在醫生會告訴你:「這個藥你先吃3個月看看,沒效再換。」但愈來愈有可能,愈多人可以先做個基因檢查,一次用藥就精準擊中癌細胞死穴。精準醫療的目的:以前是用了藥效果不好再換,但之後可能已體力不繼,把真正有效的藥往提前使用,它的用藥或療法可以是化放療、標靶、免疫療法任何一樣,只是告訴你說用哪一種比較好。

精準醫療真的能幫忙選擇對個人最安全、最少副作用的療法嗎?

精準醫療目前在某些癌症如乳癌,已能夠幫忙選擇療法,如果有人的基因適合直接吃標靶藥,就不需要做化療,讓病人少受苦。但還不是所有癌症都這麼理想,就算是用化療,也有方法可以幫忙減緩副作用,而標靶治療就是要專打某種蛋白質,殺死癌細胞。

標靶藥不是永遠有效?!

標靶藥不是永遠有效?!讓癌症變慢性病,化放療副作用不再來的方法是...

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江坤俊表示,癌細胞像生物一樣,隨著環境變遷,生活習慣改變就產生抗藥性,大部分的癌症病人,就算使用正確的標靶治療,仍會產生抗藥性,因此必須不斷的有新的治療,對抗新產生的抗藥性,甚至很多腫瘤一直都沒有單一或少數的驅動基因,使得標靶治療最終還是無法控制病情。但在這過程中,使用正確的標靶治療已可讓病人爭取到不少存活時間。(可以拖6、7年,會有新藥開發出來,生命又可以延長)

正念可以提升免疫力,幫助抗癌?

醫藥記者梁惠雯舉例,一位日本精神科醫師,當發現自己有3公分肺癌,一開始很震驚,也知道要配合治療但沒辦法馬上住院,於是自己努力一個月的時間沒進展再回來醫治,自己設計憂鬱指數量表,因為心理和身體狀態相關,自我控制憂鬱指數不超標,並且增加運動,他說:「每當我去健走,就想像在踩癌細胞一樣」,一個月後去檢查癌細胞陰影不見,主治醫師以為拿錯片子,於是就一直持續這樣的生活。

戴承正表示,有研究指出,壓力會讓血液酸化,在這樣的身體環境中,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就好像運動過度會讓乳酸堆積、身體變酸一樣,壓力也會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亢奮狀態,造成血液酸化,免疫力下降,癌細胞快速增生。相反地,沒有壓力的時候,體內環境偏鹼性,免疫力提升,癌細胞就不容易增生。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週六、日晚上21:00的《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Omicron病毒來勢洶洶,COVID-19疫情日益升溫,輝瑞的口服藥Paxlovid自首批抵台後,指揮中心宣布將採購70萬人份,其中35萬人份藥物預計將於2022年4~6月抵台,一人份價格就高達700至800美金。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抗新冠科研團隊,新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脂高不能忽視!國健署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大概每4個人就有1個人有高血脂問題,估計約有500萬人,而想甩掉俗稱的「壞膽固醇」(LDL),預防心肌梗塞或是缺血性腦中風,國健署提醒民眾,一定要知道日常5大行為準則,才能有效控制血脂。 國健署2017到2020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肝癌就像「爆米花」每隔一段時間後就復發,他卻能好好撐過20年!澄清醫院中港分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許維中收治的這一名75歲男子,時時刻刻面對難以預測的肝癌復發,但一路熬到從父親晉升為祖父,成為許維中口中「見過最堅強挑戰癌症的病人」,醫師透露關鍵,最重要是維持病人的肝臟機能。...

閱讀詳情 »

▲醫師建議,家長可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繪製生長曲線圖,關注孩子生長狀態。(圖僅為示意畫面非文中案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想孩人「矮」人一截,家長可得盯緊成長曲線!門診就有一名小六學童,身高只有127公分,遠低於標準身高曲線百分之3,且一年成長速率不到4公分,預測成年後身高只有157公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