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模板工人搬重物姿勢錯誤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

模板工人搬重物姿勢錯誤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南投33歲許先生為模板工人,每天都需搬運重物,最近發現右手肘疼痛,提重物時手臂無力,經理學檢查發現手肘外側有明顯的壓痛點,確診為網球肘,經建議急性期多休息搭配冰熱敷、平時使用護肘加壓帶以及修正握物姿勢後,症狀總算獲得緩解。


網球肘好發於中年 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吳信廷表示,網球肘的醫學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為肌腱炎的1種,是指手腕關節不當使用,或重覆動作造成肌肉及肌腱使用過度,導致肌腱受傷與發炎,表現症狀為手肘外側(肱骨外上髁)疼痛,手部抓握力量也會降低。


吳信廷介紹,網球肘並非網球員的專利,主要好發於30至50歲的成人,比例約1至3%,且主要發生在慣用手,平時需要反覆提重物,或進行手部抓握動作的族群,皆為網球肘的好發對象,包括抓握滑鼠姿勢不當的打字員、頻繁使用刀具、過重鍋子的家庭主婦及廚師,或頻繁搬重物的水電工和物流士等。


發生網球肘時先冰後熱敷 改善平日錯誤姿勢避免加重症狀


吳信廷指出,檢查時會按壓患者的手肘外側,患者會明顯感到疼痛,且手腕對抗阻力往背側收縮時,也會誘發疼痛,除非個案症狀嚴重,通常肘關節的活動度是正常的;若要改善網球肘問題,最重要的是適當休息,避免手腕過度使用或提重物,並在急性期前24個小時內要冰敷,發生48小時後可考慮熱敷,降低疼痛狀況。


此外,民眾可配戴護肘加壓帶,有助於舒緩疼痛,並修正工作或運動時錯誤姿勢,避免長時間重複使用或過度運動,善用身體力量輔助手臂,減少大量使用手腕力量。


吳信廷建議,一旦確診為網球肘,除了可服用消炎止痛藥,也可接受復健治療,如超音波、低能量雷射或經皮電刺激等物理治療,緩解發炎反應,若效果未見好轉,可再嘗試在手肘外側壓痛處注射少量類固醇,近期亦有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PRP),直接注射至肌腱,刺激受傷發炎的肌腱修復增生,改善發炎狀況。


吳信廷提醒,網球肘是因使用過度造成的損傷,唯有改善活動型態、矯正姿勢,才能真正遠離手肘疼痛的困擾。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天氣炎熱在家防疫飲食不節制 誘發鼻過敏還以為是染疫
▸天熱爆汗要記得多補充水分! 以防心肌梗塞嚴重恐猝死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好食課在先前的專欄中,有和大家分享玻尿酸的來源與安全性,在功效方面,好食課也找了許多研究,其中包含日本的Kewpie株式會社所進行過的動物與臨床實驗,證實了口服玻尿酸具有皮膚保濕和抗關節炎的效果。 ▶︎ 延伸閱讀:【保健食品】玻尿酸只能用打的?用吃的也有皮膚保濕和關節保養的功效! 經過一兩年後,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昨(11)日新增36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758例(含66,60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72人解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雖然台灣新冠疫情非常安全,但只要外出就覺得四處都是威脅,人潮稀疏卻執意戴上口罩,戴上口罩卻保持超安全社交距離,心情每天隨著新確診數字起伏,恐怕是「疫情焦慮症」找上身!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加佐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只要聽到新冠肺炎資訊就會開始緊張,最好讓自己脫離一下,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肌膚代謝平均過程約28天,隨著年齡增長,肌膚代謝周期也會逐年增長。大約到 40 歲時,肌膚更新週期會延遲到約30~40天,細胞老化速度也跟著加快。 肌膚代謝變差,表皮肌膚就會開始出現明顯問題,如:缺水乾燥、細紋、暗黃、色素沉澱、毛孔粗大等問題。除了表皮肌膚出現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