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手臂加持細菌檢驗 及早治療病患早出院

機器手臂加持細菌檢驗 及早治療病患早出院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細菌感染恐引發敗血症致死。根據研究顯示,敗血症每延誤1小時,死亡率就會增加4%。為掌握治療時機,馬偕醫院引進「微生物自動化檢驗設備」,利用機器手臂加快細菌培養過程,找出致病菌時間能夠提早一天,及早「對菌下藥」,可望縮短病患住院天數達2週。

抽血做細菌培養 致病菌鑑定報告需4至5天

馬偕醫院醫事檢驗科主任陳冀寬指出,病患發生反覆發燒,通常會抽血做細菌培養,4至5天後鑑定報告出爐,期間家屬等到心慌,醫師只能經驗性的預防性投藥,直到找到致病菌,才能精準治療。

微生物自動化檢驗設備 細菌培養全自動

馬偕醫院去年引進「微生物自動化檢驗設備」,使細菌培養流程從傳統的手工作業進展到自動化檢驗,陳冀寬主任表示,檢體經過液化處理後,即交由自動化機器手臂設備,進行後續一連串繁複的細菌培養,包括從溫箱取出、開蓋、稀釋、接種及數位影像等過程,完成全程100秒內無接觸外部環境,讓細菌培養達到不失真。

掌握治療時機 縮短住院天數

陳冀寬主任強調,以往致病菌檢驗鑑定結果,可能需12至16小時才能告知醫師,而使用微生物自動化檢驗設備,可大幅縮短至2小時,加速通報的時間點,掌握病人治療時機,減少病人痛苦及住院天數,最高可縮短住院天數長達2星期。

病患、醫師、醫院 三方都受惠

除了對病患的好處外,陳冀寬主任說,微生物自動化檢驗設備也能減少人力負擔,並提升職業安全降低人員受感染率,同時優化醫院管理,形成三贏的局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隨著4G時代的來臨,基站越建越多,來自手機的輻射更是令人退避三舍。而不當的手機使用方式,更是會讓你的身體遭受更嚴重的輻射危害!下面這幾種錯誤的打電話方式,就會讓手機輻射變加倍。 現代生活,科技大發展,手機幾乎是人手一個,快節奏的工作方式,讓我們每天都和手機有著「親密接觸」,電磁輻射也就...

閱讀詳情 »

核心提示:人們剛生下來的時候,眼睛總是黑白分明的,但是人們不斷成長和經歷,尤其是經過了緊張的工作後,人們的眼白上就會多出許多細細的紅血絲。那麼這些紅學絲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究竟是不是人體生病的象徵呢?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熬夜過後疲憊不堪,一照鏡子更是讓人大吃一驚,眼睛紅紅的佈滿了血絲。而我就感受過...

閱讀詳情 »

不論吃飯、坐車、走路,甚至於睡前,低頭族的視線都離不開手機?當心用眼過度,若不加以留意、改善,使眼睛得到充分的舒緩,長久以往恐過度拉扯眼周肌膚,加速鬆弛、老化速度,使黑眼圈、眼瞼下垂、眼袋突出等3大老化徵兆在短時間內接連出現,從電眼美女變無神瞇瞇眼,讓你外在年齡瞬間蒼老10歲。低頭族眼睛鬧彆扭五臟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