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歡天喜地迎新娃 子宮肌瘤引心慌

歡天喜地迎新娃 子宮肌瘤引心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初次產檢發現子宮肌瘤  媽媽護子心切愁眉不展

31歲的佳佳於年初與長跑多年的男友完婚,八月中旬肚子便傳來好消息。在自我檢測確認懷孕後,由於這是兩個家族間第一位孫子,眾人無不歡欣鼓舞地迎接這個好消息,對佳佳的照顧也無微不至。然而,在第一次做產檢超音波後,才意外發現,她的子宮中長有兩顆約三公分大小的肌瘤。雖然醫師表示生長位置預計不會影響胎兒成長、生產,但這消息還是像顆大石頭一樣,沈甸甸地壓在佳佳心上,成天煩惱著寶寶是否會因此有異狀。

子宮肌瘤發生原因不明 好發於30歲以上女性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顯示,臨床上四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可能罹患子宮肌瘤,可謂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而在國內,子宮肌瘤又好發於30歲以上女性,比例高達20%,40~50歲女性發生率更高達30%。子宮肌瘤為生長於子宮平滑肌上的腫瘤,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僅能推測與遺傳、個人體質、動情激素的變化有關。除此之外,不孕、未曾生產以及肥胖婦女,因賀爾蒙變化,均是罹患的高危險族群。

及早就診遵醫囑示 排除子宮肌瘤恐懼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醫師說明,子宮肌瘤依常見生長位置,主要又可分為子宮最內層的黏膜下肌瘤、子宮間質層的子宮壁內肌瘤,和子宮最外層的子宮漿膜下肌瘤等三類。主要症狀就是經期大量出血,除此之外,臨床上也有因肌瘤壓迫到泌尿器官,導致頻尿、排尿困難等現象。部分子宮肌瘤的生長位置,因會影響受精卵著床或阻擋產道,還可能導致女性不易受孕,甚至重複流產。

郭安妮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對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控制與外科手術,一旦罹患也不用過於操心,只要儘早接受專業診療,即能加以避免、舒緩相關症狀。如案例中的佳佳,懷孕期間定時回診,在郭醫師一路陪伴解說、追蹤下,也逐漸放下心中憂慮,最終順利自然產下一名白胖健康的男寶寶,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且因腫瘤不大也無明顯症狀,經醫師診斷無需動刀,只需於日後定期回診追蹤。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有兆儘速就醫診治

雖然子宮肌瘤惡變率不高,但仍會對女性健康造成影響,平時生活中不當飲食,也可能刺激疾病發生機率或加重。因此均衡攝取飲食以及培養運動習慣,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郭安妮醫師提醒女性,如有經血量過大,或嚴重經痛、性交疼痛等疑似罹患子宮肌瘤之症狀,應儘速就醫求診,才能儘早辨識並對症下藥,免於各式症狀之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9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72歲的王奶奶,罹患二型糖尿病15年,糖化血色素一直都維持在標準值內,為醫師眼中的控糖模範生。但也因持續注射胰島素,讓她的體重從77 公斤上升至86公斤,體重飆升帶來的諸多不便困擾著王奶奶,其中最令王奶奶沮喪的是,她最喜愛的一件洋裝,也因變胖後尺寸不合一直無法再穿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藝人大S日前因為二尖瓣脫垂(mitral valve prolapse;簡稱MVP)復發昏倒,引起大家關心;到底什麼是二尖瓣脫垂?為何會昏倒呢?又有哪些人是危險族群?心臟內科醫師指出,二尖瓣脫垂好發於年輕上班族女性,大約九成病人會在有壓力或睡眠不足時有胸口悶喘的症狀,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簡單的刷牙動作,對正常人來說輕而易舉;但身心障礙孩童不會刷牙,必須仰賴家人幫忙,甚至需要靠鎮靜劑或約束帶才能完成。醫師強調,不少家長常誤以為兒童會換牙、蛀牙沒關係,導致蛀牙成了國內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展遲緩兒蛀牙率高達60%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指出,全台國小學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