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了穿上十年前的洋裝! 七旬嬤控糖減重瘦11公斤

為了穿上十年前的洋裝! 七旬嬤控糖減重瘦11公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72歲的王奶奶,罹患二型糖尿病15年,糖化血色素一直都維持在標準值內,為醫師眼中的控糖模範生。但也因持續注射胰島素,讓她的體重從77 公斤上升至86公斤,體重飆升帶來的諸多不便困擾著王奶奶,其中最令王奶奶沮喪的是,她最喜愛的一件洋裝,也因變胖後尺寸不合一直無法再穿上。

口服藥物加作息改變 控糖減重一兼二顧

負責收治此案例的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針對不同類型的糖尿病患者,介入手法也會隨之改變,朝向個人化治療趨勢。了解王奶奶的病情後,建議改為服用新型口服控糖藥物,減少胰島素施打劑量,也因為藥物的作用,增加體內葡萄糖及鈉的排出,除了能夠有效控管血糖、血壓,體重也有明顯的下降。

杜思德理事長進一步解釋,單靠藥物無法有如此良好的成果,除了王奶奶強烈的動機外,本身也相當配合營養師的專業指導,徹底改變飲食、生活作息。包括不吃宵夜、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再加上每天運動50分鐘以及積極監控血糖,三個月後,體重下降了11公斤、腰圍少了9公分,王奶奶總算能再次將美麗的洋裝穿上!

出現症狀已太遲 五分之一患者有併發症

財團法人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暨開業診所院長游能俊醫師說明,糖尿病患者初期並沒有明顯徵兆,當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三多一少」症狀發生時,往往血糖已超於正常值。也因此,確診糖尿病的臨床案例中,有近20%的患者未能及早發現,就醫時已經出現併發症狀。糖尿病的併發症與血管及神經息息相關,從頭到腳都可能產生病變,包括中風、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腎病變…等,嚴重情形不容忽視。

游能俊理事長也呼籲,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擁有正確的控糖觀念之外,應了解該如何跟疾病相處。好比駕訓班的學員,教練在旁指導分辨路標、注意速限,有如醫護人員教導患者如何測量、監控血糖值,但總有一天患者必須獨力完成,並持續下去。千萬不要害怕學習,並改善生活習慣及遵從醫囑,必定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一輩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2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以前會覺得小朋友白白胖胖的很可愛,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此觀念也已經改變,肥胖在全世界都逐漸開始被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需從小開始防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達1975年的近三倍,其中,成人肥胖者超過6.5億人。以台灣來說,2016-2019年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盛行率高達...

閱讀詳情 »

在過去,一旦軟骨、肌腱、韌帶等部位因長期磨損或外力影響導致受損,僅能針對症狀用藥處理,嚴重時再進行手術將受損部位移除,其中,困擾許多人的「膝關節退化」問題就是典型例子。知名骨科診所院長戴念國表示,以前的醫學教科書明言「軟骨細胞無法再生」,而受限於醫療技術,傳統治療一般以保守療法為多(復健、消炎藥),...

閱讀詳情 »

隨著許多名人先後傳出罹患巴金森氏症並因此而淡出工作或演藝圈,此疾病也屢屢被拉上檯面討論。事實上,巴金森氏症為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性疾病,與我們的距離似乎比想像中還近,如果能對此病多一點了解,於早期警覺,並配合妥善藥物或手術治療,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不無可能。 藥物長期使用效力降低 副作用難耐受 巴金森氏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將減重與戒菸視為人生兩大難事,確實如此,據統計,全台超過百萬人罹患肥胖症,應該減重,但知易行難,有些人跟脂肪奮戰幾10年,仍然屬於進行式中。醫師提醒,家長務必注意孩子體重,因為小時候胖,長大後很可能就是胖子,別讓脂肪成為孩子一輩子的負擔。 2020年國人10大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