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止痛藥恐傷胃肝腎 如何吃才能不傷身?

止痛藥恐傷胃肝腎 如何吃才能不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發生感冒、頭痛、牙痛、經痛、關節疼痛、肌肉痠痛時,不少人會自行吃止痛藥,但造成洗腎、肝衰竭等狀況,也屢見不鮮。如何正確吃止痛藥才能不傷身呢?藥師易麗珍強調,購買止痛藥前應先諮詢藥師,建議一星期不可超過2天,最好多喝水加速代謝。

止痛藥成分不同 副作用也不一樣

藥師易麗珍指出,市面上的止痛藥主要包括乙醯胺酚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2大類止痛藥的成分作用不同,副作用也不一樣。舉例來說,乙醯胺酚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退燒功能,但有肝腎臟疾病者,應小心使用;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則具有消炎、鎮痛、退燒等功效,長期服用可能導致消化道潰瘍。

一周不可超過2天 過量恐增身體負擔

易麗珍藥師說明,一般來說,服用止痛藥以短期為主,只要疼痛緩解即可停止使用,最好一星期不要超過2天,一個月內不能超過8天,服用顆數應按照指示,不可擅自增加,以免過量造成身體負擔。

多喝水助毒素代謝 持續疼痛快就醫

易麗珍藥師強調,止痛藥千萬不可天天服用,必要時才可短期使用,使用期間建議多喝水,加速藥物毒素排出體外;若疼痛症狀持續沒有緩解,最好儘快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4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5歲婦人,近來常有尿不出來現象,去診所就醫經由導尿來治療,但卻持續出現排尿不順的問題;她因而進一步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這位婦人的子宮不但長了大肌瘤,且因肌瘤壓迫到膀胱,造成尿道彎曲,才會讓患者無法順利排尿。這名婦女平時就有頻尿現象,但某次卻因不明原因無法排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64歲的劉小姐,患有家族遺傳糖尿病,近期出現運動衰弱和感覺喪失的狀況,還伴隨不適當的承重現象和足部結構變形,造成足部疼痛痠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孫丕昌表示,足部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可能造成患者失能,甚至死亡;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足部病變,早期發...

閱讀詳情 »

本應是簡單的手術,卻在體內發現一截發臭的橡皮條。2月2日,家住成都市靜安路的曹先生又一次翻出女兒小靜(化名)的各種病歷。他說,去年11月,20歲的小靜曾在錦江區婦幼保健院做過三次陰道膿腫切開引流手術,術後不見好轉,又輾轉兩家醫院治療,但都沒有再做手術。2015年1月5日,因為病情復發,小靜在另一家醫...

閱讀詳情 »

為了逃避可怕的產痛,許多準媽媽選擇了剖腹產,的確,剖腹產可以減輕分娩時的疼痛,但是,專家提醒我們,剖腹產的後遺症比產痛更可怕。 後遺症一:影響母子感情 美國研究人員對產婦作腦掃瞄後發現,自然分娩的母親對孩子的哭泣更為敏感,而剖腹產則可能致使產婦母性行為減少。 研究結果顯示,自然分娩刺激產婦子宮頸和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