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慶超(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
闌尾腫瘤的發病率雖然很低,但卻有逐年增高的趨勢。闌尾腫瘤與結直腸腫瘤一樣,同樣會對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必須予以重視。最近,《中國闌尾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發佈,為該病的科學診治提供了新的依據。
最新調查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新發癌症病例457萬。在新發病例數前十的癌症中,消化道腫瘤就佔據了五席,依次是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相對而言,人們對闌尾腫瘤則知之甚少,而且容易與急慢性闌尾炎、右下腹炎性包塊混淆,經常造成漏診、誤診。
闌尾位於右下腹,平均長度11公分,直徑0.5~0.7公分。闌尾腫瘤常常發病隱匿,缺乏特異性表現,非常容易漏診。闌尾腫瘤有良惡性之分,以闌尾黏液囊腫(良性)、闌尾腺癌(惡性)和闌尾類癌(低度惡性)最為多見,其中闌尾類癌的患病率最高,占所有闌尾腫瘤的50%~70%。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107年國人自殺情況分析
蓄意自我傷害,或稱「自殺」,雖不在國人十大死因之列,但卻是個值得關注的議題。107年度自殺人數男性多於女性,且差異達兩倍之多;此外,自殺更是15至44歲民眾死因第二位,提醒民眾應隨時關心家人的異常狀況,以免憾事發生。 衛生福利部公布107年死因統計結果,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如同以往名列國人主要死因...
閱讀詳情 »長照首納罕見疾病! 體無完膚「泡泡龍」享50次到宅換藥
▲衛福部首度針對罕病,開辦泡泡龍長照特殊照護服務試辦計畫。(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俗稱「泡泡龍」的水皰性表皮鬆懈症患者,這類從出生時,全身皮膚即異常脆弱,佈滿水皰、血皰,照顧者每天必須耗費數小時換藥,不少家庭難找到照顧的幫手,衛福部今(15)日宣布提供泡泡龍...
閱讀詳情 »夏天保濕不變「乾」妹妹 醫曝:洗臉次數 冷氣溫度有黃金數字
▲調查顯示,國內輕熟女保養最在意「保濕」。(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輕熟女最怕變成「乾」妹妹!國內最新一份女性肌膚保養觀念及習慣調查結果發現,30到49歲女性保養最重視「保濕」,超過4成每天平均要使用3種以上具備保濕效果的產品,卻仍高達9成對臉部保濕效果不...
閱讀詳情 »藥沒吃完可沖馬桶? 這5種藥恐釀「高汙染」禍害
▲家有吃不完的剩藥,居家廢棄藥物千萬不要隨手亂丟。(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藥沒吃完,可以直接丟進馬桶、垃圾桶嗎?台北市衛生局與醫院、社區藥局合作,針對民眾家中常見的抗生素、類固醇、咳嗽藥水等5大類高汙染藥物推行回收,近10年來,已檢收廢棄藥品、針具及容器具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