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死亡率極高! 這病女性發病率高男性五倍

死亡率極高! 這病女性發病率高男性五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35歲李先生,近幾個月常覺得心悸,同時伴隨食慾大增的症狀,但他並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早上起床忽然發現雙腳虛弱無力,無法下床走路,就醫後發現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週期性低血鉀麻痺」。經住院治療後目前鉀離子正常,雙腳麻痹的症狀已經恢復,甲狀腺亢進也控制良好,出院後繼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甲狀腺亢進及早治療 有望可停藥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的疾病,女性比男性多,大約是五比一;其發病的原因與基因、遺傳、環境、吸菸和壓力等相關。另外,甲狀腺亢進是一種體質,可藉由藥物來獲得控制,若在疾病的初期就及早治療,即有停藥的機會。

出現心悸、手抖 脖子腫大應提高警覺

甲狀腺機能亢進常出現的症狀有心跳變快、心悸、手抖、怕熱、失眠、脾氣變暴躁、呼吸有點喘、大便次數增加、腹瀉、體重減輕、食慾大增、覺得容易疲勞、脖子較腫大、眼睛呈現有點驚訝狀或是眼睛突出等。

此外,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則、不容易受孕、不孕、受孕後容易流產,男性則可能會出現不舉、精子形成有問題、不孕,而有部分的男性會出現男性女乳症,甚至因代謝變快骨質分解及合成失去平衡,造成骨質流失,因此甲亢長時間不治療會出現骨質疏鬆症。

治療3方式 惡化成甲狀腺風暴恐奪命

葉美成主治醫師分享,甲狀腺亢進的治療有分成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放射碘治療、開刀切除甲狀腺等三種治療方法,其各有其優缺點。目前是以口服藥物為第一線的治療,如果藥物無法控制,或是個人體質對藥物的副作用特別的嚴重,再考慮開刀。

輕微的甲狀腺亢進通常不會有生命的危險,但若甲亢不治療,有可能會惡化成為「甲狀腺風暴」,嚴重的還會出現心臟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多重器官衰竭進一步造成死亡,因此甲狀腺風暴是一個死亡率很高的重症。

甲亢症狀易忽略 逐漸加重應尋求醫師評估

病人通常不會有全部的症狀,疾病輕微者只會有一兩個症狀,而嚴重者則會呈現多項症狀。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常常是漸漸加重,如甲亢容易疲勞,但是病人常誤以為是因為工作比較累的關係,所以很容易會被忽略而延誤治療。葉美成主治醫師建議,如甲亢的症狀有符合上述越來越多項,漸漸變嚴重,建議找內分泌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

【延伸閱讀】輕熟女小心!脖子出現腫塊 恐是甲狀腺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許多民眾都曾被告知要當心「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以免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多些「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則有預防效果。然而,美國心臟病學會日前發布的新指南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非越高越好,過高也會增加血管疾病的風險。新指南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把教育拉出教室,在世界、在台灣任何地方等能夠改變人的工作,就是教育。」遴選委員代表吳靜吉教授在「堉璘台灣奉獻獎」頒獎典禮上如此讚美得獎者。今(107)年第二屆「堉璘台灣奉獻獎」日前揭曉,奉獻獎得主「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台灣多重身心障礙療育的先驅莊宏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年一度跨年連假又要到了!相信很多人已經準備好要徹夜狂歡,有跨年計畫的糖友們可要注意「節慶低血糖症候群」。一般人熬夜、作息不正常,只要在假期結束前調整。但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用藥後若作息不正常,或狂歡忘記調整藥量就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機率,可能導致心悸、發抖,低血糖嚴重更會造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時常清嗓乾咳,覺得鼻子癢又喉嚨卡卡,被認為有過敏症狀的 6 歲孩童家俊(化名),近期轉診至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才發現,一年多來被視為過敏的狀況,其實是「妥瑞氏症」反應。在專業醫師正確用藥,以及家長透過手機通訊軟體即時性配合,小男童家俊已經改善不少,生活習慣也逐漸與同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