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死胎後多久才能懷孕 醫:綜合考慮

死胎後多久才能懷孕 醫:綜合考慮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死胎是少數婦女心中永遠的痛,她們往往也想知道自己何時能再孕育下一胎。《刺胳針》最新研究指出,比起死胎等待2年以上,死胎後1年內懷孕並不會增加下一胎死胎、早產等生產風險。無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兒童醫院研究所Mark A Klebanoff則強調,臨床上還要考慮其他因素。

活產後至少等待2年 死胎沒有適當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婦女在分娩後至少等待2年再懷孕,如果是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則應等待6個月。然而,由於缺乏研究證據,因此沒有死產後最佳懷孕間隔的建議。

《科學日報》報導,團隊分析芬蘭、挪威和澳洲3個國家37年(1980-2016)的出生記錄,調查懷孕間隔和隨後生產的風險。該研究僅納入單胎懷孕,以及懷孕至少22周以上夭折的胎兒。懷孕間隔則指從上次死胎分娩至下一胎懷孕時間。研究中,曾死產的母親有14,452名,與3個國家中活產的1,654,289名孕婦進行比較。

死胎後1年內分娩 不增加生產事故風險

《路透社》報導,研究顯示,在14,452名曾死產婦女的下一胎中,其中14,224名(98%)正常分娩,2,532名(18%)是早產兒,1,284名(9%)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其中,在228例死產(佔總出生人數2%)中,201例(88%)為早產兒,27例(12%)為足月死產。

研究指出,死產後較快分娩相當常見。死產後,9,109名(63%)女性在12個月內懷孕,其中5,393名(佔所有分娩37%)在6個月內懷孕。研究人員德克薩斯州A&M大學教授Annette Regan表示,比起死胎後等待24-59個月,死胎後婦女再次懷孕間隔短於12個月,與死胎、早產和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等生產風險增加無關。

針對死產和活產後有不同的懷孕間隔建議,Regan表示,目前機制未明,但過去研究提出一些假設,例如分娩後婦女需要時間復原,如果短期內懷孕恐無法提供胎兒足夠營養,增加生產風險。然而該營養缺乏的現象卻不會發生在死胎婦女身上,可能是原因之一。

不只考慮懷孕間隔 媽媽心身都要注意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母胎醫學專家Cynthia Gyamfi-Bannerman評論時表示,這研究對於死胎婦女或者死胎後意外懷孕的媽媽而言,能比較放心。

然而專家也持不同意見,認為不應執著在懷孕間隔。美國全國兒童醫院研究所Mark A Klebanoff告訴《BBC》,臨床上建議,應多考慮女性健康狀況、年齡以及她對家庭組成的理想。特別是婦女在失去胎兒後,心理上是否準備好再次懷孕。

參考資料:

1. Conceiving within a year of stillbirth does not increase risks for next pregnancy.

2. No added health risks for pregnancy within a year of a stillbirth.

3. Quick pregnancy safe after stillbirth, study finds.

4. Annette K Rega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regnancy interval and adverse birth outcomes in women with a previous stillbirth: an internation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2019 DOI: 10.1016/S0140-6736(18)32266-9

【延伸閱讀】氣喘治療分秒必爭 認證照護機構就醫有保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6歲的林小姐,生活作息規律,攝取足量蔬菜,油炸不沾。以往血脂檢驗數值正常,但最近半年血脂開始偏高,想藉運動改善,但總膽固醇仍上升。進一步檢查,發現林小姐過去曾有水腫、怕冷、疲倦症狀,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經過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後,血脂已經改善。好發中年、產後婦女、甲狀腺曾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手無法正常舉起或覺得卡卡時得注意了,可能是旋轉肌破裂所導致。一名男子因右邊肩膀痛到無法舉高、痠軟無力,連睡覺翻身壓到肩膀還會痛醒,於是前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肩膀的旋轉肌破裂,經由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林敬興以微創關節鏡手術後,終於讓他順利擺脫疼痛之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師,可以在學校種好吃的草莓跟葡萄嗎?」盲生的小小心願,在台灣拜耳公益助力下獲得實現!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舉辦「草莓傳愛・希望飛揚 惠明農園開幕暨農趣樂活日」活動,慶祝校內首度打造的「希望農園」啟用,並特別邀請苗栗縣東興國民小學41位師生到校參訪,一起種草莓、玩闖關遊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據統計,臺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318萬餘人,占總人口13.5%,且目前已有超過5成縣市老年人口超過14%。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自民國104年開始,建立活躍老化指標架構及監測系統;結果發現,與歐盟28國相比,臺灣在身體活動、醫療可近性、55-105歲平均餘命比例、及每週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