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母乳中的糖分可以充當抗菌劑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編譯

母乳中的糖分可以充當抗菌劑

母乳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它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其中包含糖分、蛋白質和脂肪,三者的比例在嬰兒生長的同時會根據嬰兒營養需求不斷變化,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鑒於此,醫生和母乳餵養提倡者會馬上提醒我們,母乳會增強嬰兒免疫系統的抗感染能力。然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未能夠準確說明其中的原因,或者是解釋清楚母乳究竟是如何對抗感染性細菌的。

直到最近,研究母乳免疫屬性的化學家們將其顯微鏡主要指向了蛋白質。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美國化學學會感染性疾病》(ACS Infectious Diseases)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並於2017年8月20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年度會議上對其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不僅擁有一套自己的抗菌性能,還可以提高我們所瞭解的牛奶蛋白的殺菌能力。

范德堡大學化學系的研究主任Steven Townsend在一篇新聞稿中說,“這是人乳中碳水化合物部分廣義的抗微生物活性的第一個例子。這些化合物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它們是無毒的,這一點大多數抗生素都不具備。”

研究人員將他們的研究集中在一種叫B族鏈球菌(GBS)的細菌上,這種細菌在孕婦身上很常見,如果新生兒通過他們的母親感染了這種細菌的話,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大多數嬰兒不會感染GBS)。十年前,一項研究發現B族鏈球菌可以通過母乳從母親傳染給嬰兒,因此研究小組開始探究母乳是否支持或阻止B族鏈球菌的移植。研究人員並未關注蛋白質,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分離和研究難度更大的的乳糖。

研究人員從捐贈的牛奶樣品中收集了被稱為低聚糖的乳糖,並將其添加到GBS培養基中,然後再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他們發現,一些牛奶樣品中的低聚糖破壞了細菌自身保護的生物膜,但並沒有殺死細菌本身,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其他樣品中的細菌卻被殺死,但生物膜依然保持完整。然而,一些牛奶樣品既破壞了生物膜,也殺死培養物中的鏈球菌。研究人員還發現,人類所吐的痰中的奶糖和抗菌肽的混合物可以共同增強母乳中所含的其他抗微生物劑。

Townsend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母乳中的糖好處不止一種。首先,它們會敏化目標細菌,然後殺死它們,生物學家有時稱之為‘合成殺傷力’,其次開發具有這種能力的新型抗微生物藥物具備很強的推動力。”

 

Reference :

HowStuffWorks Health Human Body Body Systems Immune System Sugars in Human Breast Milk Act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相關推薦

優格擁有牛乳的營養價值,但又比牛乳更容易消化吸收,是否適合給嬰幼兒食用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國外有研究指出,嬰幼童年滿6個月後食用優格有助緩解急性腹瀉症狀,但未有研究建議可長期作為嬰兒副食品;此外,若考量台灣市售優格大多額外添加糖分,故建議可待幼兒滿1歲以上再食用,並選擇無加糖的產品為佳唷。 ...

閱讀詳情 »

▲強調冬病夏治的三伏貼是中醫「期間限定」的特別療法。(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揮別過敏不再哈啾、哈啾,過敏一族相信都聽過中醫也有所謂的「期間限定」特別療法,強調冬病夏治的三伏貼,中醫師表示,利用三伏天穴位敷貼療法,可以調理臟腑功能,助長陽氣,增加對寒邪的抵抗力,進...

閱讀詳情 »

四物湯被認為有活血、補血的作用,故常有女性會在經期結束後飲用四物湯來調理身體,但瑩中醫診所院長蕭晴穎醫師提醒,四物湯可不是每個人都適用!蕭醫師提醒,四物屬於藥方而非單純的食療,建議女性若有調理身體的需求時,最好先諮詢醫師的診斷建議,對症下藥方能改善體況。  四物湯是指由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等四種...

閱讀詳情 »

▲預防B肝母嬰垂直感染再升級,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擴大。(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推估仍有150名新生嬰兒因為母嬰垂直感染B型肝炎,為了補上最後一道缺口,疾管署宣布7月1日起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擴大,以後只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