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7月新制省這一針4000元 公費B肝免疫球蛋白實施對象擴大

▲預防B肝母嬰垂直感染再升級,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擴大。(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推估仍有150名新生嬰兒因為母嬰垂直感染B型肝炎,為了補上最後一道缺口,疾管署宣布7月1日起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擴大,以後只要母親為B肝s抗原陽性,不論e抗原是陽性或陰性,新生兒都可於出生24小時內接種1劑HBIG,而這一針過去自費得花上4000元。

疾管署過去的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只提供給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陽性新生兒,而7月新制則全面擴及母親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新生兒。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組長楊靖慧表示,母嬰垂直感染一向是造成危險孩子的主要因素之一,過去主要是因為考量到母親若為B肝s抗原陽性、e抗原陰性者,其感染機率不高,所以才未納入公費實施對象範圍之內,但隨著國內推動B肝疫苗多年見成效後,現在更要補上這最後一道缺口。

新制針對國內108年7月1日(含)以後出生母親為B肝s抗原陽性的新生兒,均需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接種1劑公費HBIG及第1劑B肝疫苗,並於滿12個月大時,接受s抗原及表面抗體等檢測,及早採取後續補接種與追蹤措施。

楊靖慧說,疾管署預計投入經費2600萬元,在每年約有8000名這類媽媽的狀況之下,推估實施後每年約可再減少11名幼兒成為B肝帶原。研究亦顯示,提供母親s抗原陽性e抗原陰性的新生兒接種HBIG,該族群幼兒帶原比率可由0.29%降至0.14%,且再降低猛爆性肝炎發生的風險。

疾管署提醒,孕婦於產前檢查時均應進行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的檢驗,準媽媽若產檢結果為s抗原陽性,請於待產時主動告知院所,以確保寶寶於出生後能按時完成HBIG及B肝疫苗的接種,共同守護寶寶的健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救護車發出的鳴笛聲貫穿耳際,在急診室服務的志工潘鳳玉馬上備妥病床待命。每天在急診室看到人的生老病死,有的人會承受不住;樂觀的她還是常保笑容,她的秘訣就是「知足常樂、熱血助人」。她說,看到別人不幸,自己身體健康就該滿足;更進一步,行有餘力就該幫助不幸的人,「捐血」就是她的方式之一。 潘鳳玉從35歲開始...

閱讀詳情 »

「太太生產發生嚴重血崩,感謝捐血人無私奉獻,讓我的家庭圓滿」,定期捐血人張鎮郎有感於多年前太太蕭瑞云生產時發生嚴重血崩,陌生人的愛心血液救回她一命,讓張先生擁有一個圓滿的家庭,決心投入捐血行列。 民國85年蕭瑞云產後發生嚴重血崩,原本滿心歡喜準備迎接小生命的家人,心情如洗三溫暖。醫院要他們找人來捐血...

閱讀詳情 »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常聽到、見到這樣的標語,但若非親身經歷體會,實在無法激發動機前往捐血。家住台東縣太麻里鄉的羅忠義先生這樣說著。 去年發生在太麻里的一場車禍,讓羅先生親身感受到「愛要及時」。車禍的受害者為羅先生的母親,當救護車從太麻里火速趕往台東馬偕醫院的同時;接獲通知的羅先生也是開著車飛快趕往...

閱讀詳情 »

家住北港的「庒脚仔人」陳呈全先生,行事低調、寡言木訥,育有2個女兒。民國79年編入消防隊,擔任苓雅小隊長已達25年。此次高雄氣爆事件,他就在苓雅區現場調度灑水降温,二次爆炸起火,生命就在他指尖溜過,令他感觸特別深。 陳呈全先生   回憶案發當晚,同仁接獲報案英勇救災,卻不幸一個個在瞬間的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