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痛只能換關節?  新保膝術不用換全組

膝關節痛只能換關節? 新保膝術不用換全組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2歲張先生熱愛運動,但左側膝蓋疼痛常達一年之久,最近症狀加劇,每步行一小段路就需歇息,甚至疼痛到無法動彈。經安南醫院骨科檢查發現,其內側膝蓋軟骨磨損併有膝關節內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高位脛骨截骨手術,不僅保留原有膝關節及改善膝蓋變形,術後2個月即可正常行走,6個月後就能簡單運動。

骨折後骨頭癒合 仍有機會發生關節炎

膝關節旁或關節內骨折,都容易遺存關節表面受損或關節旁內翻變形,在骨折癒合後,仍有創傷後關節炎的機會。因此膝關節應做長時間的保護及保養,並強化下肢的肌耐力,避免關節不穩定造成關節軟骨過度負擔。

張伯群醫師表示,過去嚴重膝創傷性關節炎的處理,以人工關節手術為主流,近幾年來台灣醫療科技進展,可協助矯正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雖然目前此類手術有諸多好處,但不是萬靈藥。對於50-65歲相對年輕的病人,如膝退化變形只影響單一關節面,且體重適當,都可以考慮以截骨矯正(HTO)來取代人工關節置換。

不一定要換膝蓋  截骨矯正手術可取代

許峻誠醫師說明,高位脛骨截骨手術(HTO)又稱保膝手術,主要是矯治病人膝關節在力學上的內翻及減輕內側之壓力,手術過程中只要將在小腿脛骨上方截開一段缺口,沿著矯正脛骨的軸線,將一小塊骨頭補進這個缺口後,讓內側關節壓力減低、傷口小、出血量小且恢復快,再加上適當的鋼板固定,使病人的膝關節壓力不再集中於內側,減輕疼痛,還可以繼續使用自然關節。

此外,針對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也能避免置換人工關節後,容易受到感染的風險;不僅開刀危險性低,恢復期短,又可以讓患者免除長期吃止痛藥的困擾。

新保膝手術 至少10年不用換膝

目前國外已經有某些研究證實,內側膝蓋軟骨經此手術後,甚至可以部份再生。張伯群醫師及許峻誠強調,成功的高位脛骨截骨術,平均可以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至少10至15年,倘若保養得宜甚至可以不用人工膝關節置換; 因此用3個月的恢復期,來換取未來10年以上免除人工關節,對病友來說的確值得考慮。

【延伸閱讀】眼屎流目油眼疲勞 都跟肝臟健康有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鈣質,市售的乳製品種類相當豐富,有奶粉、鮮奶與保久乳等,而民眾在選擇上會認為鮮奶最佳也最營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論營養價值,奶粉與保久乳不輸鮮奶。而保久乳因為可長溫久放,無須冷藏,攜帶方便,營養師相當推薦民眾可以讓孩子隨身攜帶、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進入夏天,連日氣溫都上看36度,戶外高溫狂飆,加上室內冷氣吹不停,造成室內外溫差大,導致不少人因熱傷害就醫。台中醫院腎臟科醫師劉思緯提醒,幼童、長輩及慢性病患者都是「熱急症」的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且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或溫差大的環境。熱急症有輕重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美臉書推捐血功能,拚捐血量加倍!為鼓勵美國人踴躍捐血,美國臉書在全美5大城市推出捐血功能,提供捐血者附近捐血中心的資訊,並在鄰近捐血站缺血時通知有登記的臉友。美國紅十字會資深副主席Clifford Numark樂觀其成表示,概念上這可能使美國捐血者數量加倍,此舉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