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痛只能換關節?  新保膝術不用換全組

膝關節痛只能換關節? 新保膝術不用換全組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2歲張先生熱愛運動,但左側膝蓋疼痛常達一年之久,最近症狀加劇,每步行一小段路就需歇息,甚至疼痛到無法動彈。經安南醫院骨科檢查發現,其內側膝蓋軟骨磨損併有膝關節內翻,在醫師建議下接受高位脛骨截骨手術,不僅保留原有膝關節及改善膝蓋變形,術後2個月即可正常行走,6個月後就能簡單運動。

骨折後骨頭癒合 仍有機會發生關節炎

膝關節旁或關節內骨折,都容易遺存關節表面受損或關節旁內翻變形,在骨折癒合後,仍有創傷後關節炎的機會。因此膝關節應做長時間的保護及保養,並強化下肢的肌耐力,避免關節不穩定造成關節軟骨過度負擔。

張伯群醫師表示,過去嚴重膝創傷性關節炎的處理,以人工關節手術為主流,近幾年來台灣醫療科技進展,可協助矯正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雖然目前此類手術有諸多好處,但不是萬靈藥。對於50-65歲相對年輕的病人,如膝退化變形只影響單一關節面,且體重適當,都可以考慮以截骨矯正(HTO)來取代人工關節置換。

不一定要換膝蓋  截骨矯正手術可取代

許峻誠醫師說明,高位脛骨截骨手術(HTO)又稱保膝手術,主要是矯治病人膝關節在力學上的內翻及減輕內側之壓力,手術過程中只要將在小腿脛骨上方截開一段缺口,沿著矯正脛骨的軸線,將一小塊骨頭補進這個缺口後,讓內側關節壓力減低、傷口小、出血量小且恢復快,再加上適當的鋼板固定,使病人的膝關節壓力不再集中於內側,減輕疼痛,還可以繼續使用自然關節。

此外,針對腎功能不佳的病人,也能避免置換人工關節後,容易受到感染的風險;不僅開刀危險性低,恢復期短,又可以讓患者免除長期吃止痛藥的困擾。

新保膝手術 至少10年不用換膝

目前國外已經有某些研究證實,內側膝蓋軟骨經此手術後,甚至可以部份再生。張伯群醫師及許峻誠強調,成功的高位脛骨截骨術,平均可以延長膝關節使用年限至少10至15年,倘若保養得宜甚至可以不用人工膝關節置換; 因此用3個月的恢復期,來換取未來10年以上免除人工關節,對病友來說的確值得考慮。

【延伸閱讀】眼屎流目油眼疲勞 都跟肝臟健康有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很多家庭會把棉被拿去曬,以為這樣就能殺死這個惱人的東西。可是,棉被通常在太陽的曝曬下,塵蹣還是沒法根除。用高倍數顯微鏡在已曝曬的棉被依然有塵蹣。 塵蟎的危害你知道嗎?把想要曬的棉被或衣物..玩偶..毯子都行,用最大的黑色垃圾袋裝起來綁好,一定要黑色的喔。然後放在大太陽底下曬個1-2小時,黑色會吸熱...

閱讀詳情 »

近來,有關果蔬帶皮吃的討論非常激烈。有人說果蔬帶皮吃農藥太多促使癌症發生,又有人說吃果蔬一定要帶皮吃才有營養,弄得人們無所適從。一層果皮的事情,真的那樣複雜嗎?   正如煮菠菜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樣,吃水果也一樣可能留有遺憾。其實,判斷果蔬是否可以帶皮吃,要先識別果蔬種類,有的果蔬連皮吃有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已婚婦女,結婚4年都沒懷孕,丈夫又是獨子,每次過年回婆家,長輩、親戚總會逼問「怎麼還沒生?」,她曾嘗試人工受孕卻失敗,想到今年過年又要回婆家,憂鬱症上身,還一度想輕生。「什麼時候生?」、「結婚了沒?」、「薪水多少?」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每到年節假期前,已婚未生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造成坐骨神經痛原因,有可能是因腰部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症等導致,尤其春節前夕開始大掃除,若有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就應避免彎腰或拿重物,以免病情加重;開業中醫診所院長蘇聰明指出,尤其出現坐骨神經痛時,應避免隨意推拿,甚至擅自服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其實,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