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母女相約「無用化為有用」 盼一個器官重燃一個生命

母女相約「無用化為有用」 盼一個器官重燃一個生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簽器官捐贈同意書超過十年了!」認同器官捐贈的理念,十年前就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的陳小姐說,人生最後還能將無用化為有用,延續他人的生命,是件很美好的事情,這次更把握機會將器捐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上;現場還有一對母女檔將大愛化為行動一起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若是有那麼一天,能捐出身上還有用的器官,讓其他等待的病人有獲得重生的機會。

人死要留全屍? 器官捐贈拯救更多瀕死的生命

依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臺灣目前等待器官捐贈移植的人數超過一萬人,花蓮慈濟醫院與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舉辦「2019愛捨得請支持器官捐贈」宣導活動,邀請傳愛大使「小麥貝兒熊」、世界金牌小丑熊熊與民眾互動及拍照,並廣邀大眾一起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宣導器官捐贈新制 親人曾器捐可提前移植排序

曾獲得世界金牌小丑大獎的熊熊,靈活運用氣球帶來行動劇,演出原本眼角膜受損的病人,因為爺爺曾捐出器官,所以能優先獲得其他人的眼角膜捐贈而重見光明;活潑演出「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中,器官捐贈者的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等候器官移植時有優先權。

將無用化為有用 讓生命得以延續

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培榕也分享親戚發生的器捐小故事,其舅舅、舅媽兩人都是慢性肝炎患者,但舅舅等不到器官移植就離開人世,舅媽則是幸運的等到肝臟移植,讓她的生命得以延續。

陳培榕表示,真的很感恩器捐者的大愛,讓很多像他舅媽一樣,因疾病正在等待器官的病人能接受器官移植,讓生命得以重生,他也鼓勵民眾簽屬器官捐贈同意書,將大愛在他人的生命中延續。

【延伸閱讀】

青少年少喝含糖飲料 遠離三高、腎病危機

躁鬱症常發作會腦損傷 長效針劑穩定病況成關鍵

多模組止痛新趨勢 開啟無痛醫療新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天氣變冷後之前受傷的左臂做某些動作角度有點卡,最近睡醒後膏肓也會痛,很想找人喬一喬,因為以前常找的整骨師正在隱退中,所以就開始留意新北哪間整復所比較厲害。在FB看到友人推薦新北市板橋觀光街的宗達整復很不錯,師傅和善、好溝通,整復推拿的技術一流,除了手技之外還會視情況搭配拔罐或滑罐,讓身體恢復平衡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胸痛病人是急診所有就診病患最主要的主訴之一,大約佔所有急診就診病患的10%,但最後只有10%的病患會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目前普遍使用的心肌梗塞流程需要在0小時以及3小時檢驗兩次心肌旋轉蛋白濃度,稱為0/3小時流程,病患必需在急診等待較長的時間,除了造成急診室的擁擠,在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26歲的年輕男性,參與卡丁車競速被後車追撞,出現頭暈想吐症狀,經診斷為「揮鞭症候群」。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蕭安芳表示,該患者經追撞的瞬間,頭部急速向後又立即回彈,如抽鞭似的甩動,造成頸椎的傷害,經增生療法,已恢復正常。揮鞭症候群 頸椎曲線改變 蕭安芳主任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主動脈剝離是一種罕見但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急症,最典型症狀是胸口突然出現撕裂般的劇痛,且可能延伸至後背,隨著血液輸送受阻,全身其他器官都可能出現症狀。那麼,有方法可預防嗎?A型主動脈剝離 48小時內致死率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指出,主動脈剝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