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周運動1次 降27%罹脂肪肝風險

脂肪肝是國人最常見的肝病,多數患者沒有不適症狀,而是接受健康檢查時發現,然而脂肪肝反應出有肥胖、血脂過高、糖尿病的隱憂,因此醫師多建議患者減重來改善。一項研究顯示,只要每周運動1次,就能降低27%罹患脂肪肝風險,若能提高規律運動量,可以達到更好的預防效果。

 

每周運動1次 降27 罹脂肪肝風險
研究顯示,只要每周運動1次,就能降低27%罹患脂肪肝風險,若能提高規律運動量,可以達到更好的預防效果。

 

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表示,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肝細胞內有脂肪聚積,使得肝比較「油」,形成的原因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因喝酒習慣引起的,這類患者常常1天喝超過20公克純酒精,換算約莫是2瓶350CC的啤酒;不過國內較常見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跟肥胖以及血脂高關聯性較大。

脂肪肝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蕭敦仁醫師對一間電子工廠員工進行研究,4千多人接受脂肪肝檢查,排除了有喝酒習慣者,最後對1千多人進行分析,將體重、體脂率控制在一樣的情形下,發現如果每周有運動至少1次,可降低27%罹患脂肪肝的風險。

蕭敦仁醫師表示,臨床上8成脂肪肝患者沒有不適症狀,也沒有特別的藥物可以使用,以往最有效的改善方法就是減重,控制飲食以及多運動必須雙管齊下。這次研究發現光運動本身,就有一定的預防效益,分析發現最常做的運動類型就是跑步、快走、游泳,因此民眾若飲食上無法完全控制,若能多少做些運動,都能降低得到脂肪肝的機率。

脂肪肝與肝臟發炎未必劃上等號,但若肝臟發炎指數大幅度增高,可能不是單純的脂肪肝引起,要接受進一步檢查。此外,蕭敦仁醫師也提醒,千萬不能自行亂服藥,不僅無法治療脂肪肝、甚至可能讓肝臟吃出問題,提醒若是國內最常見因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健康且正確的減重,才是治療的不二法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40歲婦女,日前出現牙痛的症狀,卻因怕痛而不敢看牙醫,竟含了十多分鐘的烈酒希望能減緩疼痛,最後前往牙科就診時,上下顎多處黏膜已潰爛。 偏方不能治牙痛 收治該患者的衛福部豐原醫院牙科主任黃廷芳表示,婦女誤信偏方,認為將烈酒含在嘴中十分鐘便可治牙痛,雖然四五十度的烈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6歲女性,某次突然感到右下腹劇烈抽痛,且合併有心悸、冒冷汗等症狀,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卵巢囊腫發生扭轉造成,經由腹腔鏡手術治療後,所幸已無大礙;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永隆指出,出現卵巢囊腫扭轉破裂出血,會使患者感到疼痛、頭暈、心悸等症狀,這時應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每天面對鏡子往往能注意到脖子是否有異常,或是洗臉或洗澡時,按壓脖子就能發現是否有異樣!當發現到有頸部腫塊時,高度警覺的人,除了尋求醫療幫助外,往往會擔心頸部腫塊是否有惡性變化的可能。相對的,有些人則對於頸部發生腫塊,卻不知其重要性,而未接受進一步的診療和處置。 根據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晚婚又晚生,再加上經濟壓力,致使孩子都生得少,甚至會選擇只生一個孩子,以致出現許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家庭中不再有兄弟姐妹可以互相玩耍,以及互相學習的情形下,家長該如何來教養獨生子女呢? 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確實有家長因為獨生子女的教養而來求診,其中有人是因為在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