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快學會5招,避免中暑脫水...

(優活健康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每天至少2 000㏄白開水!快學會5招,避免中暑脫水...

過了小暑表示真正進入夏天,高溫的夏天容易導致熱傷害,加上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臺灣常伴隨高濕度的氣候,戶外工作者經常曝曬於豔陽下,如果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脫水。

學會5招自保抗暑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戶外工作者要預防熱傷害,5點作好自我保護:「避免太陽直曬、充份補充水份、穿著涼爽透氣之衣物、認識傷害徵兆、具緊急處置能力」。

1) 避免太陽直曬/

將戶外勞動工作時間調整於早晨、下午2點以後。適時利用布簾、利用電風扇或灑水裝置遮陽,減少大量汗水流失。

2) 充份補充水分/

定時喝水,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應少量多次飲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另可多吃含有較多水分的蔬果。不喝含酒精及大量糖分飲料。如有痙孿或抽筋現象可飲用稀釋的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巴的冷開水。

3) 穿著涼爽透氣衣物/

採用棉質衣服,或能阻隔紫外線照射的功能性衣物,或擦防曬乳以保護皮膚。且搭配寬邊帽遮陽有助自保。另提醒眼睛也需配戴太陽眼鏡保護。

4) 認識熱傷害徵兆/

如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並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以隨時採取因應措施。   

5) 具緊急處置能力/

工作時應隨時注意身旁同事身體狀況,若有出現熱傷害症狀時,務必迅速自行或將該人員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秋季氣溫變化大,容易著涼感冒和咽喉痛。尤其是進入深秋後,氣溫驟降乾燥風大,皮膚和粘膜極易失去水分,呼吸系統疾病也頻發……聽到這裡您可能要著急備藥了,但先別著急,是藥三分毒,最好還是利用咱們自身的修復能力來對抗疾病。今天教教您秋季用甜美可口水果代替吃藥,保護免疫力不受藥物...

閱讀詳情 »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青年男性作為主要勞動力承擔著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壓力,過度勞累後常常會感到疼痛,肌肉酸楚,有些人會尋求貼膏藥、熱敷、推拿按摩等一些簡單的治療方法,這些方法有時會減輕痛苦,但有些時候疼痛酸楚的症狀並不能得到緩解,這時就要警惕,也許腰背疼痛并不是那麼簡單,強直性脊柱炎正在悄悄向你靠近。 ...

閱讀詳情 »

秋天是感冒的頻繁季節,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尤其要注意防治。給空氣消毒是預防家人之間、同事之間感冒交叉感染的一個重要措施。 1.燻艾草 可以選擇艾草放在密閉的空間內煎煮燻蒸,一般如果採用最簡單的艾葉只需要5克每平方米,時長在半小時以上。 其次,燻蒸之後記得通風換氣,如果是艾條燻,則需要避免燃燒時...

閱讀詳情 »

導讀:俗話說,“十人九痔”,我們大多數人估計都有大便帶血或者手紙帶血的體驗,開始可能會非常驚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痔瘡,又稱痔病,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初發之時,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可能少部分人會覺得肛周不適。 痔瘡是人體正常組織的異常表現,而不是新長出來的肉。痔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