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聰明擇食,「外食族」也能吃出健康

聰明擇食,「外食族」也能吃出健康

(圖片翻攝來源1 & 來源2)

現今工作忙碌、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決的“外食族”越來越多。“外食族”為求美味,多半油膩、口味重,易使血膽固醇和血脂飆升,長此以往,對健康的影響很大。如何健康吃、吃得有技巧,都是“外食族”應該注意的事項。

  • “外食族”健康吃

要吃得健康,最好是自己烹煮。如果非得選擇“外食”,就應了解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並慎選優質餐廳,才能確保自己吃得健康營養。

① 選擇口味清淡的餐廳

打聽其烹調用油是否為植物油,並選擇菜中較清爽、健康的食物。

② 選擇低脂高纖的菜色

烹調方式以蒸、煮較佳,全穀根莖類、蔬菜、水果的分量要充足,並儘量選擇雞、魚等低膽固醇的肉類。

  • “外食族”聰明買

學會看包裝上的食品構成、營養標示和產品說明,可更加了解食品的品質和營養價值,有利控制血脂和膽固醇。

① 留意“營養標示”

一般產品包裝上,都標示有品名、食品淨含量、廠商資料、保質期和主要成分。購買前,要注意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主要包括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5項。

② 精算“實際熱量”

營養標示通常以“每100毫升”或“每份”為單位,在計算時應以實際食用量計算,注意每份食物的重量為多少,或總共含有幾份。

例如某餅乾重400克,營養標示中,每30克為1份,即這盒餅乾約含13.3份營養素。若標示說明每份熱量為10千卡,整包餅乾所含的熱量,即為10千卡的13.3倍=133千卡。其他營養成分依此類推計算。

③ 評估“每日攝取量”

有些標示還會標出“每天營養素建議攝取量百分比”。一般成人以每人每日攝取熱量2000千卡、蛋白質60克、脂肪55克、碳水化合物320克、鈉2400毫克、飽和脂肪酸18克、膽固醇300毫克、膳食纖維20克為準。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台灣掉髮年輕化,嚴重影響年輕男女的社交形象,尤其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愛美愛面子是難免,有掉髮困擾也難跟同儕、家人啟齒,網路上盛傳掉髮的起因非常多,筆者今天想分享的是一項長期被大家忽略的起因,如果這項問題不改善,那麼採取再多的保健甚至醫療行為,都可能無法阻止掉髮的惡化。這項容易被忽略的起因就是我們天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56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多年,自認為澱粉會影響血糖控制,就吃各種不同的食物避免澱粉。即使已施打胰島素,血糖仍然降不下來,糖化血色素一直在7至8%間。經多次醫學衛教後開始吃米飯,適醣均衡飲食,糖化血色素逐漸下降,控制在6%以下,逐漸減藥至停藥,後來定期追蹤。 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營養是糖尿病患疾病控制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影響飯後血糖最明顯的就是醣類,病友養成醣類計算的習慣可以幫助自己的血糖平穩。病友依據個人「體位」計算可以吃的麵量,有效控制醣類攝取量,減少身體負擔。 依身高、體重計算主食份量 秤重控制醣類攝取 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林育玲表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79歲的陳姓老翁,切水果看到黑影、看樓梯扭曲變形、看電視報紙也霧濛濛,總覺得眼前黑影幢幢,加上浴室跌倒驚見白牆出現30公分大黑洞,正值農曆七月「鬼門開」,嚇得他2週不敢出門。兒女帶他就醫檢查確診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右眼視力僅剩0.3。經眼球內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注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