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6000步,關鍵在強度

每天6000步,關鍵在強度

鑑於多數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中國營養學會在2007年的膳食指南中建議改變久坐少動的習慣,成年人每天應進行累計相當於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我們也知道為了方便估計每天身體活動的量,以1千步作為一把“尺子”。各種身體活動都可以換算為1千步的活動量或能量消耗,不同的活動完成1千步活動量的時間不同。例如,騎自行車7分鐘相當於中速步行1千步,拖地8分鐘也相當於1千步。因此我們日常活動中很容易達到,我們每日的基本活動量相當於2千步,加上上下班騎自行車30分鐘(相當於3千步),晚飯後拖地10分鐘(相當於1千步),這樣很容易達到每天6千步的最低的目標。

在健身運動中,我們不能僅僅看走了多少步,運動對人體的刺激關鍵在於運動強度,負荷強度的作用遠遠高於總的運動量,就是對於中老年人,在運動時也要關注自己的強度,不能僅僅消耗時間。在健身走中,有些人還專門購買計步器來測量自己的步數,問題是計步器可以給出精確的步數和距離,但不能告訴你實際的運動強度。計步器對於需要設定運動步數的人是有幫助的。但是專家提醒計步器沒有辦法計算你的運動強度,如果我們能夠監測心率或者記錄每分鐘的步數,如控制在每分鐘100步,就可以達到中等水平的運動。

一項新研究表明為保持體型,進行健身走的強度最好每分鐘100步,接近一個中等的運動強度。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為保持健康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也即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以中等速度步行,走1千步大約需要10分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明明有運動,卻瘦不下來?」這是許多減肥人士心中的疑問。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其實大多數減肥人士,都是運動一天、休息兩天,或是未做好飲食控制,給自己「減肥假期」,當然體重遲遲不下降;建議運動必須持之以恆,並搭配飲食控制,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臉上的凸狀物,並不是只有青春痘,還可能是粉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臉上的凸狀物主要是因粉刺而形成,若不處理,恐將導致粉瘤的發生。 潘企岳說,粉刺其實就是毛孔角化,一般成人臉上有角質化的顆粒大多數為粉刺。粉刺分為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為膚色凸狀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能協助民眾擁有健康人生,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邀請各企業,參與反菸拒檳毒的結盟宣誓,且於日前舉辦「健康企業反菸、拒檳毒成果嘉年華會」;藥師公會理事長李蜀平與食品藥物管理署管制藥品組蔡文瑛組長、國民健康署徐慧觀科長、新北市長朱立倫等人,並一起宣誓「反菸拒檳毒」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全穀類食品」標示稽查,於103年7到9月,到各連鎖賣場、超市和超商,稽查360件產品。抽查的產品標示均符合「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但有3件營養標示不符合規定,包括「可樂穀紅藜」、「珍田有機大燕麥片」及「珍田有機細燕麥片」等,目前已請轄管衛生局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