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日苦吞藥血糖仍超標? 複方控糖筆助「胰」臂之力

每日苦吞藥血糖仍超標? 複方控糖筆助「胰」臂之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歲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對胰島素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起初相當抗拒治療,長久下來不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血糖控制日趨困難,即使每天服用十幾顆藥物也不見改善。在經過醫療團隊循循善誘下,終於嘗試接受胰島素治療,才發現胰島素原來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也不似過往必須帶著林林總總的藥物在身旁,治療迄今,血糖順利控制在糖化血色素(HbA1c)<7%的治療目標,不適症狀也獲得大幅改善。

勿信胰島素迷思 正規治療控血糖

收治該名患者的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表示,胰島素藥物與人體製造的胰島素作用相同,可以協助患者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然而,普遍民眾難以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治療方式,除了害怕打針,也受坊間流傳許多錯誤迷思影響而對胰島素有所誤解,甚至認為只有病入膏肓的患者才會用到胰島素。如上述40歲患者曾坦言,他就是因為聽親友說使用胰島素將來會洗腎,才會拒絕接受治療。

面對這群對胰島素有著恐懼與排斥的患者,醫療團隊會透過詳細解說配合衛教教材,協助患者扭轉錯誤觀念。林嘉鴻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放任血糖持續飆高,會加劇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風險,現在也有越來越多醫學證據顯示,相較於飯前血糖,飯「後」血糖對糖尿病併發症的影響更直接。


每日苦吞藥血糖仍超標? 複方控糖筆助「胰」臂之力

複方控糖筆 助控飯前、飯後血糖

此外,飯後血糖會因為用餐時間與進食量等因素而有所波動,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飯後血糖超標,身處於併發症風險而不自知。所幸,對於控制飯後血糖困難的患者,現階段已有複方控糖筆可以協助患者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也無須擔心體重增加的副作用。

目標:糖化血色素<7% 未達標應與醫師討論

糖尿病是在多種生理機轉影響下的疾病,難以透過單一機轉藥物控制,隨著疾病進展,對於體內胰島細胞逐漸喪失機能的患者而言,為了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7%的治療目標,藥量往往會持續增加,若患者願意放下成見,選擇接受胰島素治療,不僅有助於血糖控制達標,用藥更加便利,對治療也更有信心。建議患者平時應同步監控飯前與飯後血糖,若發現其一未達標準,應儘速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南投一名年約50歲的林姓男子,一週以來發現雙腳有點無力,症狀越來越嚴重,幾乎無法走路,因為林男平時有高血壓,因此很擔心會不會是急性腦中風。家屬趕緊送醫,檢查後發現其血中鉀離子僅2.1 mmol/L,進一步檢查發現,左側腎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引起低血鉀癱瘓,嚴重恐危及生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0歲的林伯(化名),年輕時就知道自己屬於結石體質,這一、二十年來,已經動過數次腎結石手術,包括體外震波、經皮穿刺手術、硬式輸卵管手術等治療方式皆已嘗試過;且林伯因為工作關係,長期居住國外,無法定期回診追蹤導致腎結石反覆發作。最近林伯剛回國後不久,身體出現血尿合併腰痛的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四十歲女性患者來到診間時表示時常腰部痠痛,原以為是年紀增長及工作勞累,僅貼貼痠痛藥膏及貼布緩解症狀,也試過民俗偏方療法,但卻不見好轉,一直到脊椎處如同有數萬隻螞蟻在咬,痛到無法下床後才就醫檢查。經檢查後發現是乳癌發生骨轉移,當時骨頭已經遭侵蝕破壞,所幸在接受抗癌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常有患者問「打完針要揉嗎?」「要揉多久?」依照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或預防針,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並非所有的針打完都需要揉,有些針劑打完不適合揉,如果揉了,反而會有反效果。一般而言,打針後需不需要揉,依注射的藥品種類或注射方式而定。肉針(肌肉注射):要揉部分肌肉注射的藥品,會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