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2千名癌症病患 1名有重度憂鬱症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癌症不只是生理上的疾病,患者會因接受化療,衝擊事業、家庭、社會等各層面發生改變,而造成心理問題。據統計,國內每2000名癌症患者中,就有1名具有重度憂鬱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為此,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成立,將訓練心理師輔導有情緒問題的癌症病患,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根據研究顯示,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約有4成7有精神方面症狀,其中1成3有重度憂鬱症。癌症病人在醫療照護過程中,除了身體的疾病治療外,心理方面也需要精神醫療或心理介入,心理腫瘤學則是因應此需求,所發展出來的專業領域。

方俊凱表示,癌症患者的情緒會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好壞,而心理師不僅可提供病患與家屬社會心理層面的支持,更能早期篩檢出病患情緒障礙,並及時提供相關治療,使患者順利進行治療。以馬偕醫院為例,當醫師告知病人罹患癌症後,會由護理師觀察,若發現患者有情緒問題,將轉介心理師輔導。

國民健康署今年的「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計畫」,首次將心理腫瘤納入癌症照顧的選辦項目中,未來將要求每個醫療院所,至少有1位心理師專門輔導癌症病患,讓癌症病人的情緒照顧,如同身體症狀一樣被重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8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月26日接獲疑似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報,第一時間立即疫情調查掌握個案行蹤,該名個案雖已於確診日離境,但針對個案居住地及病毒血症期期間,曾停留大於2小時的活動地仍須完成相關防疫措施,包括中山區中央里、江山里及松山區中華里等周邊加強病媒蚊密度調查、接觸者健康監...

閱讀詳情 »

文.洪寶山 米在中藥領域有「補中益氣、功同人參」的美譽,逢年過節、重要節慶,米食在中國人生活當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米的意義不只是溫飽,更是我們藥食同源中最佳的滋補來源。 在古代,皇家貴族「吃人參補身」,一般百姓則是「吃粥補身」,臺北醫學大學楊玲玲教授結合中醫、藥學與現代科學,讓有「天蠶變」之稱的米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高血壓病史的李伯伯,某天清晨起床突然右眼一片黑,本以為休息一下就好,隔了十分鐘還是看不見,太太警覺不對勁,趕緊陪同就醫,經醫師檢查為「視網膜靜脈阻塞」,即俗稱的「眼中風」,所幸治療後挽回視力。大多數病人發病前都沒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表示,眼中風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0多歲女性,20年前右腳曾發生蜂窩性組織炎,雖經抗生素治療後,已經痊癒,但每次遇上天涼,傷口周圍就會紅腫且滲出組織液,並感到強烈劇癢,且近兩年來發作時間頻繁,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就醫檢查;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淑鳳指出,經望聞問切四診,研判患者體質屬於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