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比搶口罩重要! 日常6大洗手時機助洗掉病菌、病毒甚至不孕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人每天都忙著搶購口罩,但國內專家強調,正確的洗手時機和步驟,更是預防傳染病上身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時機,不但一口氣可防多種病菌、病毒,甚至易造成不孕的環境荷爾蒙,也能通通洗掉。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正確洗手是最簡單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冠狀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和傷寒等呼吸道症狀和感染性腹瀉,還有易造成不孕症的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都可以藉由「正確洗手」有效減低危害。

洗手步驟則應牢記:濕、搓、沖、捧、擦。許惠玉指出,搓洗範圍包括手掌、指頭、指縫、手背和手腕,至少20至30秒,差不多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並擦乾雙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呼籲民眾,國內目前尚無社區傳播,民眾無須恐慌搶購口罩,為使口罩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強調一般健康的民眾不用戴口罩、戶外活動不用戴口罩。出入醫院者、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免疫較差者要戴口罩;如果與人群距離1公尺內超過15分鐘,或自覺處於擁擠的室內密閉空間,可考慮配戴口罩。

平日正確洗手時機包括:

1、吃東西前: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

2、如廁後:洗去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

3、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避免雙手沾染的分泌物和病菌傳播。

4、進出醫院前:進入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以保護抵抗力弱的病患;離開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回家中。

5、接觸嬰幼兒前:保護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易受感染。

6、外出返家時:特別是有新生兒的家庭應洗手、換衣物以隔絕由外帶回的病菌。

比搶口罩重要! 日常6大洗手時機助洗掉病菌 病毒甚至不孕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肺炎疫苗研發台灣「催落去」 國衛院合成胜肽疫苗拚半年進臨床

不撲空!藥局開賣限「早8晚9」 口罩地圖更新頻率30分變30秒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說: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 (右) 主持國際失智症月開幕直播。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程子奕/台北報導 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的2021年國際失智症月在昨日(13)於線上正式開幕,由於今年適逢疫情,首次採取線上開幕方式登場。今年吸引的目標族群也首次針對18到35歲的年輕人,邀請民眾踴躍上網參...

閱讀詳情 »

許多癌症很難在初期就發現,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但透過中醫的體質檢測、掌紋及大數據分析的方法,是否有機會及早抓出初期癌症或癌變的腫瘤呢?暢銷書《算病》作者──樓中亮醫師將於9月17日出版新作《算癌症:運用大數據、五運六氣、易經八卦,治療癌症於發生之前!》教導讀者認識自己的身體弱點,以及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42歲許先生熱愛運動健身,一年來有感與伴侶親密行為時使不上力,腰部容易痠疼,幾度懷疑自己腎虧,礙於面子問題拖到最近才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左邊輸尿管已被2公分大的結石塞住,腎臟呈現中度水腫。  結石年輕化 與口味重鹹又不愛運動有關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張雲筑表示...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 李文成/台北報導 日本政府今(14)日宣布第五度捐贈台灣AZ疫苗,數量有50萬劑,由於正值國內要大規模開打第2劑的AZ疫苗,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主持疫情記者會時都兩度開口「非常感謝」日本,認為有助加速第2劑AZ疫苗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