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比搶口罩重要! 日常6大洗手時機助洗掉病菌、病毒甚至不孕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人每天都忙著搶購口罩,但國內專家強調,正確的洗手時機和步驟,更是預防傳染病上身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時機,不但一口氣可防多種病菌、病毒,甚至易造成不孕的環境荷爾蒙,也能通通洗掉。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正確洗手是最簡單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冠狀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和傷寒等呼吸道症狀和感染性腹瀉,還有易造成不孕症的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都可以藉由「正確洗手」有效減低危害。

洗手步驟則應牢記:濕、搓、沖、捧、擦。許惠玉指出,搓洗範圍包括手掌、指頭、指縫、手背和手腕,至少20至30秒,差不多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並擦乾雙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呼籲民眾,國內目前尚無社區傳播,民眾無須恐慌搶購口罩,為使口罩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強調一般健康的民眾不用戴口罩、戶外活動不用戴口罩。出入醫院者、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免疫較差者要戴口罩;如果與人群距離1公尺內超過15分鐘,或自覺處於擁擠的室內密閉空間,可考慮配戴口罩。

平日正確洗手時機包括:

1、吃東西前: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

2、如廁後:洗去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

3、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避免雙手沾染的分泌物和病菌傳播。

4、進出醫院前:進入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以保護抵抗力弱的病患;離開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回家中。

5、接觸嬰幼兒前:保護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易受感染。

6、外出返家時:特別是有新生兒的家庭應洗手、換衣物以隔絕由外帶回的病菌。

比搶口罩重要! 日常6大洗手時機助洗掉病菌 病毒甚至不孕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肺炎疫苗研發台灣「催落去」 國衛院合成胜肽疫苗拚半年進臨床

不撲空!藥局開賣限「早8晚9」 口罩地圖更新頻率30分變30秒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儘管生活不免充斥著零食與看起來似乎沒營養的食物,但是營養學家,同時也是四個小孩的母親–Rachel Beller,提供了她自己給小孩的營養食物。重要的是,她提供的都是小孩真的會愛吃的食物。因此,各位父母親不妨看看,列為本周購物的參考吧! 雞蛋 雞蛋富含蛋白質,...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春慧 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是人生的一大樂事,但是這樣的聚餐往往會打破一切節食計劃。那麼,堅持你節食計劃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呢? 當你覺得吃飽了而服務生向你遞過來甜品單時,你正要說“不需要了,謝謝”,但你的朋友卻點了烤乳酪蛋糕,相信你馬上也會附和,“我也來一份,謝謝。”研究多次表明...

閱讀詳情 »

腳上起水泡是很痛苦的事情,若一定得久走,有什麼方式可以避免起水泡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穿著合腳、舒適的鞋襪絕對是第一要點,若雙腳仍出現紅、腫、痛的狀況時,建議可換上輕便的涼鞋、拖鞋等,讓雙腳稍作休息,以幫助減緩水泡出現的不適。  1. 穿著合腳的舊鞋:若需長時間健走,建議穿著包覆式的運動鞋而非...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田春慧 肥胖健康聯盟(Obesity Health Alliance)呼籲食品和飲料製造商減少“隱藏”糖,以遏制年輕人中危險性肥胖的態勢。 根據肥胖活動家的說法,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消耗相當於20個巧克力餅乾的糖分。肥胖健康聯盟的計算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和軟飲料製造商的新一輪呼籲,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