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喘合併胸悶 小心恐是肺動脈栓塞惹禍

氣喘合併胸悶 小心恐是肺動脈栓塞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血栓,除了先天因素影響,包括臥床、長期不動、接受手術後、罹患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口服避孕藥、懷孕和肥胖等都可能成為致病因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劉冠霆指出,尤其當靜脈內的血栓,隨著血流經過右心到肺臟時,恐怕會因卡在肺動脈及其分支,促使肺部血液灌不足,甚至造成低血氧。

50歲婦女氣喘又胸悶 竟是肺動脈栓塞導致

臨床上,一名50歲婦女,雖過去無慢性疾病使,但近兩週,卻出現活動性氣喘且合併胸悶症狀,赴醫療院所治療卻遲遲未好轉,才至胸腔內科門診治療;劉冠霆主任表示,患者雖有心搏加速及輕微低血氧等症狀,但胸部X光片及肺功能檢查都屬正常,進一步抽血檢驗發現,D-雙合試驗異常增高,因此懷疑恐有肺動脈栓塞。經檢查後,確診左右肺動脈分支的確均有血管栓塞現象,隨即住院採以抗凝血藥治療,目前已無大礙,但也被檢驗出有先天性血栓易形成體質。

肺血流和心肺功能影響 症狀輕重不一

劉冠霆主任進一步解釋,臨床上,出現肺動脈栓塞時,患者常有呼吸困難和胸悶等現象,且容易合併咳嗽、咳血和心搏加速,症狀通常會因人而異,多決定於肺血流影響程度和病人本身的心肺功能所造成,因此病患可能有輕微的症狀外,也可能發生休克、昏厥等嚴重症狀,不得輕忽嚴重性。

症狀與許多疾病相似 易被延誤診斷

檢查上,因靜脈血栓最常來自下肢深層靜脈,因此若合併出現下肢腫脹疼痛,就要高度懷疑是否為肺動脈栓塞所導致;劉冠霆主任強調,因肺動脈栓塞表現與許多疾病類似,且誘發因子多樣性,容易被延誤診斷,因此若出現呼吸困難合併胸悶等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尤其在排除包括氣喘、肺炎、氣胸和主動脈剝離等疾病後,就應考量是否為肺動脈栓塞所引起。

【延伸閱讀】熬夜、工作壓力大 熟齡女吞B群仍狂掉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戶外活動已證實有助於降低近視發生率及延緩近視度數增加速度,為此,臺北市政府特地辦理「第二屆『阿目我愛您』母親節視力保健畫作徵選活動」,鼓勵學童畫出眼中的媽媽與感動的畫面,並藉此呼籲孩子重視眼睛健康,才能讓這樣的畫面在眼裡永遠清晰、美麗! 陽光減緩近視發生及度數惡化 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避免兒少性侵害案件一再發生,衛生福利部持續推動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措施,透過校園推廣,加強青少年對於性教育及情感教育的正確觀念,讓兒少了解身體界線,建立自我保護能力;衛福部表示,兒少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容易成為被害對象,若能及早建立身體自主權及人際交往觀念更是關鍵。 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治療阿茲海默症有新突破了,中研院團隊歷經九年,透過特殊合成的胜肽,從鼻腔噴劑送入腦部,有效控制澱粉樣老年斑塊在腦部生成,且無副作用,可望未來幫助人類遠離阿茲海默症入侵,這份最新研究成果也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歐洲分子生物組織之醫學生物。 阿茲海默症病理特徵 恐於發病前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為避免民眾重複用藥,提升用藥安全,中央健康保險署針對門診高利用保險對象,自99年起委由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執行「高診次暨複雜用藥者藥事照護計畫」,以全年門診就醫次數≧90次為篩選範圍,加以就醫院所超過6家,或領有多張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為輔導對象,由藥事人員親自到宅輔導正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