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喘急性發作 不治療恐致呼吸衰竭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21歲男性大學生,上個月因持續咳嗽感冒,引發氣喘急性發作,卻拖延數天不就醫,病情惡化,最後嚴重到掛急診,所幸經過支管擴張劑、靜脈類固醇以及氧氣治療,病情逐漸好轉,在住院數天後病癒出院。醫師提醒,氣喘急性發作若不即早治療,病情可能惡化到需要住院,嚴重甚至呼吸衰竭,需插管進加護病房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內科主治醫師簡志翔表示,常遇有民眾問「氣喘可以被治好嗎?」他指出,目前醫學上氣喘無法根除,但定期接受治療,氣喘可以被預防、控制,並減少發作次數。

他進一步說,氣喘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氣道阻塞疾病,症狀主要有間歇性的呼吸困難、喘鳴、胸悶、痰量變多以及咳嗽,尤其在夜晚或凌晨特別容易發作,上述症狀會自行緩解,或透過適當治療而恢復。

治療氣喘主要分為急性發作及慢性治療,急性發作患者使用速效吸入性乙型支氣管擴張劑、口服或靜脈全身性類固醇,以及氧氣治療;需注意的是,若有輕微氣喘發作,可使用吸入性短效支氣喘擴張劑數次,但僅限於急性發作使用,若沒發作則不建議規則使用短效吸入支氣管擴張劑。

慢性治療主要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長效型乙型支氣管擴張劑,以及避免接觸誘發氣喘發作因子,如:病毒感染(如感冒)、接觸過敏原(如塵蟎、貓狗的皮屑、蟑螂、花粉、黴菌、香菸)、空氣汙染、氣溫急速變化、運動、劇烈情緒反應、化學刺激物、藥物(如阿斯匹靈)、常用的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

簡志翔強調,氣喘是一種經適當治療可被控制的疾病,建議患者每1至3個月回診一次,視病情需求跟醫師討論,調整適當的照護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在25歲之後,膠原蛋白逐漸流失,風吹日曬更容易加速臉部肌膚的老化,洩漏肌膚年齡的痕跡。許多人會透過微整形悄悄變美,尤其在疫情期間理所當然的口罩下更是熱門,想要展現青春樣貌,澎潤派與除皺派2大派別各有支持。想要視覺上更減齡,微整項目你會先選擇除去細紋?還是會選擇臉部澎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年滿20歲的大學生情侶小志與敏敏(化名),在兩情相願下發生性關係,不料卻因未做好避孕措施意外懷孕。兩人一開始考慮將孩子生下,但卻因雙方家長反對,加上男方有意出國留學,最後敏敏在懷孕5個月時接受引產手術,情侶倆人也以分手收場,讓原本應該燦爛輝煌的大學生涯,頓時黯淡無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桃園報導】1名40歲婦女求子多年不順,無論是自然懷孕或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也有早期流產的病史,醫師研判可能是子宮環境不佳。透過超音波及子宮鏡檢查後,發現有子宮內膜瘜肉及0.5公分的肌瘤,雖然不大,卻大幅影響受孕機率,以內視鏡速潔刀清除瘜肉與肌瘤,術後經1個多月的調養,終於順利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5旬男子,長年有心室肥厚症狀,本身沒有其他慢性病且保持規律運動,卻於3年前進行心電圖檢測時心跳驟停,所幸當時立即透過電擊保住性命。歷經無數次轉診及詳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罕見疾病「法布瑞氏症」。臺大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莊志明表示,台灣2020年有2026人因突發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