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溫驟降單側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氣溫驟降單側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現年28歲的王姓女子是個忙碌的上班族,平時需要與客戶應酬,工作壓力大,7月初因左耳聽不太到聲音,就醫檢查發現是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經類固醇治療後仍不見好轉,後來在友人的介紹下,轉而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在為期2周的治療後,王姓女子的聽力水準終於恢復正常。


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是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目前醫界對於耳中風的致病原因仍沒有定論,僅有10%至15%的耳中風找得到原因,像是病毒感染、外傷或心血管病變所造成,西醫通常以抑制內耳發炎的類固醇藥物治療,搭配血管擴張及血漿擴張劑增進內耳循環,臨床上約3成患者可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中醫則多半採傳統針灸合併內服中藥,針對耳朵附近的穴道,如耳門、聽宮、聽會、率谷等穴道進行針刺,但效果因人而異。


高資承指出,該名王姓女子歷經類固醇治療後未見改善,而轉求助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主要針對耳鳴點4點、十二神經點之前庭耳蝸神經點等刺激點進行治療,每周進行2至3次,治療到第3次時,王姓女子表示聽力明顯恢復,經第4次治療後,再度做聽力檢測,判定已恢復正常聽力,期間並未合併任何口服藥物搭配治療。


所謂的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是由日本宮崎縣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在世界各地已廣泛使用約30年,臨床上對於中風後遺症、各式慢性疼痛、感冒症狀緩解等,皆有良好的成效。根據醫心堂中醫診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採用山元式新頭針療法治療耳中風的病患,在發病的2周內接受此療法治療的患者,改善的機率逾7成6。


高資承提醒,雖然目前導致耳中風的原因不明,但多數患者為中老年人,且秋冬時節是發病的高峰期,這段期間須特別留意;至於年輕患者罹病原因則常與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有關,一旦出現單側耳朵聽力減退,或是完全聽不到的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診斷,把握發病2周內的黃金治療期。


更多NOW健康報導
▸食品未經認證不得標示「健康」字樣 111年7月1日實施
▸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中秋佳節將至,烤肉更是全家聚會必備的慶祝活動;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遵守5大原則,兼顧健康與樂趣,包括正確選用烤肉用具、烤肉時使用鋁箔紙、燒焦食物丟棄不食用、搭配蔬菜,以及自備環保餐具。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購買烤肉架應選擇外觀完好,如產品表面電鍍已剝落或有髒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每五秒就有一名兒童死亡!為挽救全球5歲以下兒童不必死於可預防、可治癒的疾病,世界展望會從2009年開始發起為期五年的兒童健康倡導行動,希望能在2015年達成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將兒童死亡數降至400萬人。台北101並將在9月6日至8日晚上7點到10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野外旅遊,真的要慎防蚊蟲叮咬!台中一名婦人結束離島旅遊後,便出現右邊腋下腫脹的症狀,一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幾天後卻開始頭痛、反覆發燒,送醫診斷後,才發現是恙蟲病作祟,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光田醫院感染科陳俊志醫師解釋,恙蟲病是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特有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硬硬、有嚼勁的土司邊,是許多人的最愛,甚至特地買來當零食,小心吃多了,可能導致小中風!一名50歲麵包師傅因為捨不得浪費食材,把賣給早餐店剩下的吐司邊當成主食,三餐都吃土司邊,結果近幾年來,陸續發生3次小中風。 就醫檢查發現,他的血壓、血脂檢查結果都正常,醫師懷疑,可能是長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