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象局警告未來1周高溫不下 外出牢記防熱6要領

氣象局警告未來1周高溫不下 外出牢記防熱6要領

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天氣悶熱難耐,氣象局警告未來1周仍然高溫,台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外亦常伴隨高溼度,在外活動需慎防熱傷害。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其中戶外工作者(如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可能因工作屬性而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需適時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大量流汗造成脫水。

針對戶外工作者,國健署提醒事業單位可依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議,視天候狀況採取熱危害預防措施:

(一)降低作業場所溫度及提供陰涼休息場所,避免勞工體溫持續上升。
(二)提供適當飲料,以10℃至15℃飲用水為佳,或者提供運動飲料,也可以是添加少許食鹽之冷開水。
(三)調整作息時間,避免於中午時段從事重體力之作業。
(四)實施健康管理,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疾病、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無汗症及腎疾病等之勞工,應參照醫師之建議,避免其從事高溫作業,同時於上工前及作業中,隨時留意勞工健康狀況,採取必要因應措施。
(五)實施熱疾病預防教育宣導,強化勞工自我保護之知能。
(六)建立緊急通報及應變處理機制。

國健署提醒民眾,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相關推薦

(上圖僅為示意,但右圖為文末真實事件護理師過累暈倒照片) 有一種職業,上了班就不知道幾點能下班,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才能下班,因為充滿了變數!..大小便也由不得自己,忍耐力必須超強!....我們口口聲聲地喊累喊苦,下輩子一定不再做,但我們誰也沒輕易放棄!這就是護理師,我們也有感情,這種心情你理解嗎...

閱讀詳情 »

 較大間育幼院可能物資較不缺乏,建議以現金捐贈為主,或可詢問偏遠地區育幼院! 全台育幼院 -- 捐贈物資,髮夾、畫筆、玩具、鞋子、CD、書本、字典、文具.....等等 食品類:飲料、應時水果、早餐罐頭(肉鬆、花瓜、果醬、奶油等) 電器類:小家電、電風扇 ,電鍋、電熱壺 ,或是您...

閱讀詳情 »

妙招一:流鼻血用細繩紮住中指下部可以迅速止血,很有效果,這是武當道家方法,簡單但是理論高深摸測。 妙招二:孩子發燒前一周有四大症狀,耳朵晚上紅一隻或兩隻都紅,口氣重,大便臭或乾,手心熱或手背熱。要是這些都有了,發燒馬上就開始了。這些是身體警報,做父母的要耐心觀察,發現情況趕緊去處理。手背發熱是外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6歲的邱先生,最近兩年來,就像是慢速度變型的史瑞克,手指腳趾慢慢變粗大,嘴唇變厚、下巴也越來越「戽斗」,但是他都沒有察覺;直到連續有三名醫師提醒他要抽血檢查,他才進一步就醫,結果才發現他長了腦下垂體腫瘤,進而造成生長激素異常,且合併肢端肥大症。邱先生下巴越長越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