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菜更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菜更多

許多民眾擔心,青菜在烹煮過程中營養會大量流失,因此崇尚生食才能攝取蔬菜的完整營養,但營養師擔心衛生隱憂,不建議蔬菜生吃,其實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所有烹飪方式中,「蒸」的水溶性纖維值保留程度最多,「水煮」保留程度比「炒」及「微波」低。 

脂溶性營養素油炒 提高吸收率
維生素C與B群會在烹煮時流失,但並非全部流失,且蔬菜膳食纖維與脂溶性營養素較不會因烹煮而受影響,加上脂溶性的營養素需要與油一起攝取才能增加吸收率。所以雖然青菜生食可保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但烹煮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

建議有些可以吃生菜,有些要烹煮或與油拌炒,增加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才能獲得蔬菜多元的營養。生食青菜要留意會有安全衛生的問題,不論生食或熟食都要洗乾淨。

彩虹吃法是王道 每餐菜比拳頭多
維生素C不耐熱,烹煮會破壞維生素C,以花椰菜為例,水煮約會造成35%的維生素C流失,而油炒則減少約20%。除了維生素C,維生素B群也容易在烹煮時溶於水而流失,以葉酸為例,水煮會造成菠菜中葉酸流失49%,花椰菜流失44%。

膳食纖維是蔬菜的重點營養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及增加飽足感。牢記國健署建議「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利用拳頭、掌心即可瞭解每餐6大類食物要吃的量。

黃色蔬菜含葉黃素 深綠色鐵質豐富
每種蔬菜中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的含量不同,通常顏色相近的蔬菜,富含植化素會相近,如橘紅色蔬菜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營養素;黃色蔬菜含較多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而深綠色蔬菜中則是鐵質、葉酸等的含量較豐富。攝取蔬菜種類越多,才能夠獲得各種不同種類的營養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531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149例是境外移入(7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宣布針對陽性率特別高的越南開刀,要求即日起自越南入境航線「落地採檢高陽性率航班」,須額外提供搭機前6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政策轉變,不再追求清零,蔡英文總統已經宣示現階段的目標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7)日下午也出席指揮中心的疫情記者會催打疫苗,他引用國外估算Omicron的R0值(基本傳染數或基本再生數)為10,1人可以傳10人,要整體清零很不容...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癌症長年來高居國內十大死因首位,現在治療的方式愈來愈多元,然而許多病人提到化療就很恐慌,因為聯想到嚴重難耐的不良反應,或是和癌症末期畫上等號。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吳佳哲醫師,破除臨床上常見的化療迷思,他強調化療在癌症治療扮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