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菜更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水煮蔬菜 維生素C流失率比炒菜更多

許多民眾擔心,青菜在烹煮過程中營養會大量流失,因此崇尚生食才能攝取蔬菜的完整營養,但營養師擔心衛生隱憂,不建議蔬菜生吃,其實烹煮的青菜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所有烹飪方式中,「蒸」的水溶性纖維值保留程度最多,「水煮」保留程度比「炒」及「微波」低。 

脂溶性營養素油炒 提高吸收率
維生素C與B群會在烹煮時流失,但並非全部流失,且蔬菜膳食纖維與脂溶性營養素較不會因烹煮而受影響,加上脂溶性的營養素需要與油一起攝取才能增加吸收率。所以雖然青菜生食可保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但烹煮還是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

建議有些可以吃生菜,有些要烹煮或與油拌炒,增加脂溶性營養素的吸收,才能獲得蔬菜多元的營養。生食青菜要留意會有安全衛生的問題,不論生食或熟食都要洗乾淨。

彩虹吃法是王道 每餐菜比拳頭多
維生素C不耐熱,烹煮會破壞維生素C,以花椰菜為例,水煮約會造成35%的維生素C流失,而油炒則減少約20%。除了維生素C,維生素B群也容易在烹煮時溶於水而流失,以葉酸為例,水煮會造成菠菜中葉酸流失49%,花椰菜流失44%。

膳食纖維是蔬菜的重點營養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及增加飽足感。牢記國健署建議「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利用拳頭、掌心即可瞭解每餐6大類食物要吃的量。

黃色蔬菜含葉黃素 深綠色鐵質豐富
每種蔬菜中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的含量不同,通常顏色相近的蔬菜,富含植化素會相近,如橘紅色蔬菜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營養素;黃色蔬菜含較多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而深綠色蔬菜中則是鐵質、葉酸等的含量較豐富。攝取蔬菜種類越多,才能夠獲得各種不同種類的營養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本土COVID-19疫情又升溫,今爆出有2名長榮航空機師打2劑疫苗後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的小孩就讀桃園北科附工,也驗出確診,三人恐皆感染Delta變異株。桃園市長鄭文燦下午說明疫情,該學生案16122在9月1日開學有到校上課,2日因身體不適未上學;疫情指揮中心原本的規定是1人確診全班停課、2人確...

閱讀詳情 »

首批93萬劑BNT疫苗昨(2)日抵台,外包裝和原先代理商上海復星曝光的登機照不同,少了印有簡體字「复必泰」的布條,國民黨質疑「偷拆原廠布條全為討高層歡心」,指揮官陳時中則澄清,政府為受贈單位,布條移除由買方決定。北市長柯文哲認為,這都是口水題目,老百姓殷殷期盼玻璃瓶內的疫苗,不是玻璃瓶外的標籤,不要...

閱讀詳情 »

長榮航空2名機師確診,列在今天的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案16119、案16120。其中案16119曾經到新竹縣關西鎮、內灣風景區及湖口火車站,並入住新豐鄉某汽車旅館。新竹縣衛生局,已針對4處地點徹底環境消毒,並要求商家人員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同時也呼籲民眾有疑似症狀立即就醫篩檢。2名機師接種過疫苗仍突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