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求職碰壁焦慮倍增 6招自救方法舒壓

求職碰壁焦慮倍增 6招自救方法舒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4歲男性去年畢業後,待業3個月找到工作,但薪資低又非自己興趣專長,想換工作時卻遇到疫情爆發,公司放無薪假,他頓時經濟壓力大增,投了近百份履歷多石沉大海,導致焦慮失眠,待疫情趨緩後求助醫師,被診斷為焦慮症,持續於門診治療。

家人長時間相處衝突頻率增加 也是焦慮來源
另一名33歲男性原為上班族,一直懷抱創業夢,今年農曆年後離職與友人創業開餐飲店,不料5月時疫情嚴峻,收入大減,擔憂店要面臨倒閉,常做噩夢,也害怕自己染疫,情緒緊繃,與合夥友人經常爭執,白天易怒、焦躁不安,夜間失眠,就醫診斷為焦慮症。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不少青壯年工作、經濟受衝擊,收入銳減影響生活。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施姸安表示,近來求診的20至40歲族群增加3成,多是因職場問題困擾而焦慮失眠。他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不知如何規畫未來,家人長時間待在家,容易放大相處問題,爭執衝突頻率增加,也擔心染疫,以上種種都造成壓力而引起焦慮。

診斷焦慮症3項標準
施姸安說,焦慮症有三項診斷標準:1.對於很多事件過度焦慮和擔憂且難以控制此種情緒,持續超過六個月,其中有症狀天數比無症狀天數多。2.焦慮跟擔憂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三項: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容易疲倦、無法集中注意力、易怒、肌肉緊繃、睡眠障礙。3.焦慮、擔憂情緒或相關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當出現上述情況時,當心焦慮症已經上身。

施姸安指出,當發現對於求職轉職有焦慮不安時,可嘗試用6方法自救,倘已影響日常生活,最好盡早就醫,除了藥物幫助緩解症狀,藉由專業的心理治療協談,可增加對自我的掌握,了解自己專項,提升適應能力,積極找尋到自我方向。
1.適度放下擔憂,轉移注意力:養成運動習慣,維持生活作息規律。
2.找朋友聊聊:尋求親友支援管道,了解其他人的工作情況,其產業狀況,增加機會。
3.提升自己競爭力:進修、證照、政府補助項目,或是因應疫情興起的各類線上課程,都是增強自己能力的方式。
4.善用網路資源,了解就業管道:各種徵才網站及政府徵才資訊、線上的職業性向評估。
5.多給自己耐心:允許錯誤或失敗的機會,多方嘗試,幫助了解自己想要的工作,允許自己有一段時間摸索找尋自我定位。
6.培養正向思考:對自己有信心,建立方向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疫情長期肆虐 預期性焦慮民眾大爆發!

新冠肺炎痊癒者睡不著 中醫耳穴讓你緩解焦慮改善失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談到關節保養,多數民眾想到的是葡萄糖胺、軟骨素、玻尿酸等,振興醫院骨科醫學部主治醫師朱唯廉表示,關節軟骨成分包括水、軟骨細胞、細胞外間質等,水、軟骨細胞多寡較無法透過外力改變,而保養細胞外間質時,除了葡萄糖胺,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更是重點。 第二型膠原蛋白、葡萄糖胺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腹部肥胖鬆鬆腰帶,不痛也不癢,血壓、血脂高了一點,也幾乎沒有感覺,小心癌症找上你!國外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與癌症的關係密切,至少與十大癌症有關,包括國人發生率第一的大腸直腸癌,以及女性發生率第一的乳癌。 代謝症候群 增加罹癌風險 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統計,代謝症候群、肥...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favim.com   跑步熱潮致今未退燒,多數人喜歡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且簡單輕鬆的方式減重,但對於想燃燒脂肪的人卻反而不見其效,可能維持了1個月的慢跑卻始終一點進展也沒有,想藉由慢跑來消耗卡路里的妳也許犯了以下錯誤!要瘦身可別白跑一場啊!...

閱讀詳情 »

避免給寶寶吃的地雷食物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蔡宛婷 1歲前究竟該給寶寶吃什麼比較健康?又要避免哪些食物引起過敏、腸胃不適,甚至會影響生理發展?蔡宛婷醫師表示,寶寶避免碰觸的食物地雷可分為「易過敏食物」和「成分不適宜、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食物」。   地雷1.易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