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痔瘡年輕化! 醫警告:當心大腸癌發生率增加

痔瘡年輕化! 醫警告:當心大腸癌發生率增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9歲傅小姐,為痔瘡所苦已多年。這個月以來,症狀益形惡化,幾乎每次排出稍微堅硬的大便,鮮血即會染紅整個馬桶,而且脫出的痔瘡必須用手推回才能恢復原位,直到推不回去,因脫出的痔瘡而感到疼痛且坐立難安,進而至醫院求診,經診斷為第四度混合痔。

痔瘡惡化分等級 手術治療解決

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亘毅說明,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病因來解釋痔瘡的產生,但是推測可能是長時間痔瘡組織腫脹或壓力改變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等因素或是壓力可能造成靜脈血管回流受阻並異常擴張。

因痔瘡已惡化到用手都推不回肛門內表示痔瘡發作情況嚴重,且病人一方面因排便而出血;另一方面因害怕疼痛不敢排便,又造成便祕,更難受的是,肛門口腫脹疼痛、坐立難安,這些情況已符合需要手術治療的要件,建議可採手術治療。

九成人有痔瘡 影響工作生活

痔瘡是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十人九痔」之說其實並不誇張,根據統計罹患痔瘡機率接近9成。痔瘡症狀千變萬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解便時出血或者肛門口有疼痛感,大部分的人在察覺到自己可能有痔瘡時,第一個發現的症狀通常是排便出血或疼痛,不過除了這兩個症狀,還有其他可能的症狀要注意,如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肛門處有搔癢感和灼熱感、直腸或肛門會觸痛或持續性疼痛、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痔瘡症狀不同 盡速就醫避免憾事

黃亘毅醫師呼籲,痔瘡的症狀多樣,且嚴重程度不一,尤其痔瘡年輕化已出現明顯趨勢,且臺灣大腸癌發生率快速增加,若一旦發現痔瘡症狀,且持續未改善,切勿聽信偏方亂投藥,也千萬別因為害羞而諱疾忌醫,務必由專業醫師檢查後排除重大疾病可能性,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痔瘡最愛這些人 你上榜了嗎?

少年得「痔」怕痛拒手術 醫:多模式止痛方式,有效控制術後疼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歲的黃姓老翁長期因為攝護腺肥大而困擾,已經服用藥物治療多年,雖然沒有什麼副作用,但因為還有其它慢性病的藥物要服用,所以想要手術處理以減輕服藥負擔。使用「攝護腺雷射」 不拿掉攝護腺黃姓老翁來到衛福部臺中醫院朱朗軒主任門診就醫,希望做一種最新的「達摩」手術。朱主任疑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熟女因瑜珈姿勢不當,導致下肢麻、無力,立即被送至急診。因患者出現急性下肢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急診科醫師立即安排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自發性脊椎硬膜外出血,為自發性第10胸椎至第1腰椎脊椎硬膜外血腫塊,壓迫脊髓,診斷確認女子是脊椎硬膜外出血。多重慢性病患者 增加手術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電視廣告影響力大,增加孩童食用含糖食物機會!高糖易引起肥胖、糖尿病,增加13種癌症風險。據美國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調查,發現廣告與早餐穀片的關係,比起沒觀看廣告的孩童,觀看的孩童多37%可能性選擇高糖穀片。詹妮弗·愛蒙德博士(Jennifer Emond)呼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幫助年邁家長照顧中高齡憨兒,第一社福推動「雙老化家庭支持服務計畫」!衛福部2018年統計,全國約22萬心智障礙人口中,45歲以上就有10萬餘人,第一社福照顧和訓練中重度心智障礙成人中,約20%超過40歲。第一社福執行長賴美智表示,平時積極規劃學員們的體能活動、繪畫課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