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沈玉琳為愛戒菸直播力挺2018世界肺阻塞日

      沈玉琳為愛戒菸 直播力挺2018世界肺阻塞日

(記者張耀元報導)「戒菸後不僅活力有明顯變好,還可以遠離肺阻塞威脅,摸蛤兼洗褲,怎麼算都很划算!」資深藝人沈玉琳於11月13日在個人粉絲專頁,發布貼文響應2018年世界肺阻塞日(World COPD Day),同時也分享自己戒菸後的心得感想。曾有25年吸菸習慣的他,寶貝女兒呱呱墜地後,為了妻女的健康,也期許自己往後能長久健康地陪伴家人,在2015年終於成功戒菸。

每年十一月第三週的禮拜三為世界肺阻塞日(World COPD Day)。長期以來不斷致力提昇大眾對於肺阻塞疾病重視的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更突破創新,跨界邀請藝人沈玉琳,透過現代人最常接觸的社群網路媒體,以臉書貼文與直播宣傳形式,分享「為愛戒菸」的心路歷程,藉此呼籲癮君子們及早戒菸,遠離肺阻塞威脅。

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依據調查顯示,台灣40歲以上患有中重度肺阻塞患者約5.4%,約64萬人,但實際接受治療者卻只有24萬人。對此現象,林孟志進一步分析,因肺阻塞常見症狀為咳嗽、氣喘、胸悶、有痰,常被患者誤認作感冒症狀,而延遲就醫,呼籲高危險族群,如出現類似症狀持續超過2週以上,就應及早就醫進行肺功能檢測。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鶴健醫師說明,肺阻塞治療目標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減低症狀」,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改善運動受耐力與健康狀態;二則是「減低風險」,預防肺阻塞的急性惡化並降低致死率。臨床上除了透過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與類固醇藥物治療外,也可透過戒菸、運動或肺復原訓練、均衡飲食、充分休息等生活習慣來穩定控制病情。另外,也提醒肺阻塞患者,如碰到感冒流行高峰期,應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配合流感及肺炎疫苗之注射,以降低肺阻塞急性發作機率。

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副院長兼內科主任邱國欽醫師指出,過往肺阻塞患者症狀常常很不穩定,甚至因急性發作需要頻繁出入醫院。但自從2017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促成「肺阻塞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正式上路後,透過轉診、轉檢制度,整合不同層級醫療機構,除了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共同照護模式,也有效提升台灣肺阻塞臨床治療品質,降低急性發作與病房入住率,未來醫學會也將持續耕耘努力,幫助民眾一同守護肺部健康。

沈玉琳為愛戒菸直播力挺2018世界肺阻塞日

圖:2018世界肺阻塞日,藝人沈玉琳擔任直播大使響應宣導,提醒民眾盡早戒菸,遠離肺阻塞。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愛滋防治傳出「雙重」好消息!疾病管制署今(30)日公布最新數字預測,國內新通報感染人數已經連續4年出現下降,2021年截至11月24日為止,新通報感染人數為1139人,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11%,今年預估總體新通報感染者人數可維持在1250人以下;另一個好消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第26天「加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下午公布國內僅新增5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5例皆為男性,且有3人屬於完整接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 莊人祥說,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因應傳播力驚人的南非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經拍板恢復讓青少年接種第二劑的BNT疫苗,不過最讓人擔心的心肌炎副作用怎麼辦?指揮中心今(30)日下午也公布國內最新統計,迄今共有23名、12到17歲青少年接種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情...

閱讀詳情 »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洪嘉均醫師 近期《菸害防制法》修正案議題討論熱烈,由媒體民調報告指出,超過7成民眾同意提高禁止吸菸或購菸年齡至20歲,支持禁止於特定場所(如半戶外開放空間之餐飲場所等)吸菸,表示多數民眾認同修正草案內容,希望減少菸品帶給人民的傷害,不過除了法規限制外,最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