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嗅覺錯認鼻過敏惹禍 拖到視力模糊才知腦膜瘤

沒嗅覺錯認鼻過敏惹禍 拖到視力模糊才知腦膜瘤

50歲的吳女士過去2年多來都沒有嗅覺,原以為是嚴重過敏性鼻炎害的,但因為視力也越來越模糊,就醫後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腦部長了1顆6到7公分的腫瘤,確診為「嗅溝腦膜瘤」,緊急開腦做腫瘤切除手術,切片檢驗為良性,術後即恢復視力以及找回嗅覺。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表示,腦膜瘤起源於蜘蛛膜顆粒細胞的原發性腫瘤,如果長在前顱窩底篩板及其後方的腦膜瘤,就稱為嗅溝腦膜瘤,可分為單側或雙側,單側較為常見。嗅溝腦膜瘤的早期症狀為逐漸失去嗅覺,如果是單側無嗅覺,腫瘤位置可能在單側,但另1側嗅覺功能正常,因此,很難察覺異常;如果是腫瘤已橫跨至2側,雙側嗅覺均無,此時,又常與過敏性鼻炎症狀混淆。

沒嗅覺錯認鼻過敏惹禍 拖到視力模糊才知腦膜瘤

▲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圖顯示嗅溝腦膜瘤位置。(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黃國烽表示,視力減退為嗅溝腦膜瘤常見症狀之一,因為腦部腫瘤會讓顱內壓增高、視盤水腫和繼發性萎縮,使得視力減退;此外,腫瘤向後發展,直接壓迫視神經,造成單眼或雙眼視力障礙。再者,腫瘤可能影響額葉功能,可能引起精神症狀,病人出現興奮、幻覺和妄想等異常情形;部分患者因顱內壓增高,抑制反應遲鈍和精神淡漠,甚至引發癲癇發作。

黃國烽說明,嗅溝腦膜瘤的成因不明,少部分病人係因家族遺傳。臨床顯示,患者以女性居多,好發於50到70歲,一般認為,停經及更年期的身體變化可能與腫瘤的生長有關。黃國烽提醒,一旦嗅覺或視力出現異常或是出現精神狀態,務必提高警覺,若狀況持續未改善甚至越趨嚴重,應立即找專業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多歲的泰籍女子,上個月搭機來台,她剛下飛機就感到頭暈、胸悶,出現呼吸困難、冒冷汗,一度快要休克,送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經濟艙症候群」引發肺栓塞。注射血栓溶解劑 幸運保住一命收治個案的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主任、壢新醫院資深副院長許詩典指出,該患者到院時,血壓相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戒菸治療管理中心資料指出,每年在台灣有超過360萬的吸菸者需要協助戒菸,其中百分之七十的人曾經嘗試過戒菸。吸菸對人體有害是眾所皆知的事,可是為什麼這麼難戒?因為吸菸者已對菸品產生依賴。成功戒菸需透過受過專業戒菸治療訓練的醫師、藥師及護理人員提供正確的行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八仙塵爆事件已屆滿2週年。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董光義表示,嚴重燒燙傷病人平均需要3到5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原有生活。目前馬偕收治的塵爆傷友已有85%回歸學校或工作崗位,9月底整體回歸率預估達到9成5。部分傷友目前仍有疤痕攣縮、皮膚起疹子等問題,仍需要長時間復健、進行手術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保撥60億 調高重症支付標準為落實分級醫療政策,並導引醫院減少輕症服務,衛生福利部從今年健保醫院總額提撥新台幣60億元用於調高重症支付標準,其中最大宗的是投入15.96億元用於調高各醫院加護病房住院診察費、投入13.46億元調高外科手術支付標準,投入25.13億元調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