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有住在南極的企鵝 搖擺奮鬥不被疾病打倒

沒有住在南極的企鵝 搖擺奮鬥不被疾病打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企鵝72日 小腦萎縮病友考取執照獻唱歌曲

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的一種,屬家族顯性遺傳,遺傳可能性高達50%,患者特徵是神經漸進性退化,發病初期走路搖搖晃晃,為保持平衡,兩腿微張,走路狀似企鵝,所以自稱「企鵝家族」。為使民眾能容易記住,故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訂未來每年7月2日為「企鵝日」,以強化「72」與「企鵝」的連結,並期待此數字能成為國際通用的代號。

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日前於西門町舉辦「2018小腦萎縮症企鵝72日疾病宣導園遊會」,活動當天特別邀請協會創會理事長朱穗萍上台分享創會時的艱辛,以及「姊代母職」承擔照顧6個姊弟妹的經歷。另一個亮點就是街頭藝人病友韓秀雲為企鵝72日活動獻唱二首歌曲。

姐代母職照顧6位弟妹

朱穗萍(朱大姐)年輕時,父親在壯年時因病離世,身為家中長女的朱大姐,承諾負起照顧母親扶養弟妹的責任。未料卻因為來自母親的家族遺傳疾病,讓他們的人生都被禁錮毀在「小腦萎縮症」裡。至今弟妹有五人已相繼離世,當年對父親的承諾,終究告一段落了,疾病治療、人性安養照顧尚未達成,她說:「18年來感謝共同為人性安養照顧而努力,社會各界慷慨解囊,希望大家能持續扶助我們。」

母親中年發病,六個弟妹也在數十年中陸續發病,朱大姐是唯一倖免者,也是唯一的照顧者。一家多殘照顧的重責,讓她在數十年中,不斷地在艱辛中輪迴。後來透過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宋秉文醫生的協助,認識了同樣疾病的病友及家屬,有著相同理念,推動「讓生命的傳承不再是悲劇的延伸」共同組織了企鵝家族聯誼會,並擔任起創會的理事長。

愛唱歌的企鵝不被疾病擊倒

18歲發病的韓秀雲,從小就愛唱歌,並沒有被小腦萎縮症給擊倒,反而在朋友的鼓勵下,於103年獲得街頭藝人執照後,開始在台北各大商圈街頭演出,一方面能滿足自己愛唱歌的心,又能進行口語的復健。

她笑著表示說:「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抒發心情,我覺得很滿足。」在企鵝「72」日園遊會有演出的她,在接到表演邀約時,也積極練習準備,想在這個屬於企鵝家族的重要日子,首度為鼓勵病友們而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冬季每當寒流一到,猝死的新聞便層出不窮,中壢天晟醫院健檢中心醫師蔣國煊表示,猝死就是心臟血管疾病突然發作,使心律不整導致輸出血液不足,令腦部和部份身體器官缺氧,心臟因停頓而死亡。值得留意的是,猝死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30歲以下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數,建議民眾,平時培養好的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19歲的沈同學,1年多前,出現走路不穩、手部莫名無力等症狀,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罕見多發性神經纖維瘤,他的脊椎上長10多顆腫瘤,其中2顆甚至壓迫到頸椎神經,所幸及時開刀切除,才免於癱瘓的命運。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國烽指出,該患者經由X光檢查發現,其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身上突然長出凸起物,切勿隨意擠壓!一名十九歲男性,某日在其右臂外側發現一顆暗紅色的凸起物,本以為是青春痘便自行擠壓,沒想到,凸起物被擠破後,流血不止,而且異常疼痛,男子因此就醫,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化膿性肉芽腫。而幾個月前,也有一位六十歲男性,發現右側腳的大拇指上凸起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桃園一名30歲女子,因工作時間長、飲食不固定,有時一天吃不到三餐,而且女子的食量不大,但只要工作壓力一大,就想要大吃甜食,充滿罪惡感,所以有時晚餐索性不吃了,以致於睡前餓得睡不著,形成了隔天上班又沒精神的惡性循環,讓生活品質變得一糰糟,女子尋求中醫調理體質後才有改善,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