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症狀幹嘛噴藥? 氣喘患者錯誤用藥心態恐增死亡風險

沒症狀幹嘛噴藥? 氣喘患者錯誤用藥心態恐增死亡風險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沒有症狀,幹嘛噴藥?」這是許多氣喘患者的用藥態度,平常並未規律用藥,等到氣喘發作,再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然而,小心錯誤的用藥態度可能導致症狀發作更嚴重!健保大數據研究顯示,1年超過3支短效急救吸入劑的氣喘患者,急診住院風險明顯高出7成。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王鶴健教授、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誠一攜手分析2001年到2015年間近21萬8千多名氣喘病患就醫情況與用藥習慣,結果發現,台灣氣喘患者因錯誤用藥習慣,提高急性惡化、死亡風險。


研究團隊發現,約1成6氣喘病患每年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以上,如與每年使用兩支以下短效急救吸入劑的病患相比,未來1年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的風險高出7成2,死亡風險更高出9成。該項研究成果於本月發表在國際期刊《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Medicine》。


39歲陳姓氣喘患者就是典型個案,總以為等到出現氣喘症狀,再用藥就好,過度依賴短效急救吸入劑緩解症狀,1年下來竟使用超過3支短效急救吸入劑!造成日前感冒引起急性氣喘,症狀惡化,緊急就醫,必須插管治療。


王鶴健說明,氣管發炎時,短效急救吸入劑如同滅火器,緊急控制症狀,但無法根本治療氣管發炎,甚至越用,效果越差,「與其滅火不如防火」,建議平常應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才能減少氣喘急性發作與住院風險。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鄭世隆教授則表示,氣喘為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短效急救吸入劑只是救急,應在醫師評估下,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定期回診,才能控制氣喘,減少急性發作機率。


中央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台灣氣喘死亡率為全球最低,但急診住院比例仍有改善空間,期盼透過健保雲端大數據,找出國人氣喘危險因子,讓有限健保資源用在刀口上,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了三千煩惱絲更煩惱! 這些名人力挽形象植回帥氣
▸皮膚過敏不等於敏感肌 醫美療程救問題肌PLT穩定修復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本土新增187例確診COVID-19個案,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新增個案分佈以新北市76例最多、台北市71例次之、苗栗26例,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目前確診案例數維持在200例以內,但因前一段時間確診數量多,死亡案...

閱讀詳情 »

專欄目錄 富含有機酸的巴薩米克醋需經糖化、發酵與添桶作業,甚至需耗時25年以上巴薩米克醋可避免血管、皮膚遭受氧化傷害 抑菌 降血脂酸鹼體質已是過去式 但定期吃醋仍有益處選擇經過添桶工序的巴薩米克醋 單喝 入菜都健康富含有機酸的巴薩米克醋需經糖化、發酵與添桶作業,甚至需耗時25年以上 帶著濃厚紅酒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擔憂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怎麼會這樣啊?」 員林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林君襄主任指出,失智症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本土疫情未有明顯變化,今(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187例本土個案,雙北地區占147例仍是熱區,苗栗縣增加26例多是隔離移工;另外,死亡增加21例,當中1例因簽署放棄急救送醫當日死亡,另1例曾多次篩檢陰性,因發燒送醫到院前死亡,立即採檢隔日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