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沒確診但覺得身體「怪怪的」?防疫降級「焦慮感」卻升級?當心是「疫情後恐慌症」不請自來!

沒確診但覺得身體「怪怪的」?防疫降級「焦慮感」卻升級?當心是「疫情後恐慌症」不請自來!

 


沒確診但覺得身體「怪怪的」?防疫降級「焦慮感」卻升級?當心是「疫情後恐慌症」不請自來!

身體多處不適卻毫無症狀  恐慌症成為「疫」外訪客

「最近喉嚨常常不舒服還會覺得喘,該不會是確診了?」、「我都沒有出門,可是常常胸悶要大口呼吸,是不是該去快篩?」雖然疫情逐漸趨緩,但仍是許多民眾的對話開場白,經常覺得自己「怪怪的」,可是就醫後醫生都說一切正常,那這些不適感都是從何而來呢?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奕安表示,許多民眾因長時間待在家中無法外出,且大量接收有關疫情的負面新聞,導致長期處在封閉空間和緊繃的情緒裡,內外夾攻下漸漸產生頭暈胸悶、過度換氣的情況,就醫後才發覺恐慌症已經悄悄找上門。

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常見病徵如,突然發生的心悸、呼吸困難、喘不過氣、胸悶、頭暈、感覺異常…等等,發作時病人常常感覺極不舒服、彷彿快死掉,很多人會因此至醫院求診,但反覆就醫檢查卻又找不到身體有何異狀,造成心理更大的壓力,對於病人來說是極大的痛苦。所幸恐慌症並非無藥可治,不論是透過藥物還是認知行為治療,只要配合療程與定期追蹤,病情都能日見好轉。

日前,黃小姐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各種不特定身體不適,隨著身上的不舒服越來越嚴重,謹慎的她立即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經醫生分析報告後確定和疫苗副作用無關,檢查也並無異常,不過本身就有焦慮症病史的她,內心並未感到緩解,還是覺得身體百般不適。上述情形陳醫師表示,原先就有焦慮相關病史的人,在防疫期間過得相當忐忑,承受巨大的壓力,所以在施打疫苗後處於緊張時,對於身體症狀的敏感度會更高,也更容易出現焦慮症狀,這是在疫情中時常發生的。


沒確診但覺得身體「怪怪的」?防疫降級「焦慮感」卻升級?當心是「疫情後恐慌症」不請自來!

後疫情時代容易過度焦慮  醫師授「3妙招」減輕心理負擔

陳醫師也提到前些日子疫情嚴峻,許多民眾對於踏進醫療院所心生迴避,而延遲回診的時間,這也造成中斷用藥使病情無法有效控制,陳醫師說,若身體發出警訊甚至影響生活作息時,應及早回診穩定病情,才是與疾病和平共存的方式。

防疫新生活已是常態,心理狀況的產生無孔不入,為此陳醫師提供民眾三項生活小秒招,有助於民眾撐過這段非常時期:

第一:在家不妨做些有氧運動、規律作息,除了調節情緒,也可以幫助夜晚睡眠。

第二:避免收看疫情新聞過久,一天可分配30分鐘更新資訊就好,同時要多留意消息來源正確性

 

第三:善用心理諮商的管道,民眾若有心理衛生相關的疑慮,可多多諮詢減輕心理的負擔。

相關推薦

1、紅茶 冬天喝什麼茶最好?紅茶非常適合冬季飲用,因為紅茶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熱、利尿、消炎殺菌、解毒、強壯筋骨、預防衰老、養胃護胃、舒張血管、有益心臟等功效,沖泡紅茶時,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冬天喝什麼紅茶好,紅茶除了單獨沖泡外,我們可在紅茶中加入其他材料: 牛奶紅茶:補...

閱讀詳情 »

咳嗽飲食禁忌1、寒涼食物 中醫認為,身體一旦受了寒,飲入寒涼之品,均可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發的肺氣不宣、肺氣上逆所致,咳嗽不能吃什麼食物? 因此,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此時如飲食過涼,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症狀加重,日久不愈。 咳嗽飲食禁忌2、橘子 橘皮確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

閱讀詳情 »

中醫有“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說法,說明通暢對於人體的重要性;西醫認為人體各個器官都參與新陳代謝,如果代謝產物蓄積到一定程度,沒有得到及時排出,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諸多不良影響。憋尿、憋便、憋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事情,而正是這些不經意的小事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正常人每天排尿4...

閱讀詳情 »

利用 3D 列印技術生出器官移植所需要的組織或器官,一直是再生醫學裡為人注目的方向,雖然我們在之前的報導就已提到,面對某些結構較複雜的器官,3D 列印還未到真正實用階段,不過這不代表 3D 列印對治病沒什麼用處。事實上,日本神戶大學一位醫師就拿著一顆來自真實肝臟的 3D 列印「影本」做研究,以便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