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關鍵基因找到了!

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關鍵基因找到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出現曙光!中研院發現,第三號誘餌受體「DcR3」,是促進子宮內膜細胞增強黏附力的關鍵因子,進而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成果已發表於病理學權威期刊《病理學雜誌》。

「DcR3」發炎因子 促使子宮內膜異位症惡化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帶領研究團隊,在基因轉殖小鼠的實驗發現,第三號誘餌受體「DcR3」發炎因子,會增加細胞黏附分子,以及歸巢細胞黏附分子「HCAM」,讓子宮內膜細胞的黏附力大增,促使子宮內膜異位症惡化。

謝世良研究員指出,醫學上認為,隨著月經週期剝落的子宮內膜細胞,逆流進入骨盆腔,引發連串的發炎反應,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的機轉。最新研究證實,「DcR3」除會促使癌細胞生長外,更是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推手。

目前治療方式 副作用大

目前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只能藉由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黃體素、雄性素、性腺激素釋放素抑制劑,或是手術,但卻會引發無月經、熱潮紅、水腫、甚至導致無法懷孕等副作用,往往造成病人的困擾。

開發新藥 根本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謝世良研究員強調,子宮內膜異位常會誘發發炎反應,造成骨盆腔沾黏,導致慢性骨盆腔疼痛,更會破壞卵巢及輸卵管功能,造成不孕;若能將產生「DcR3」發炎因子的基因剃除,則沾黏的狀況不再、細胞也不會增生,未來有機會透過開發新藥,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進行根本且無副作用的治療。

「DcR3」發炎因子 扮演人體多重角色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DcR3」發炎因子在人體內扮演多重的角色,包括幫助脊椎神經修復,以及改善阿茲海默小鼠;並在臨床資料中發現,「DcR3」會表現於不同癌症病人的血清及病理組織中,且會隨著病情惡化而上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6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沈淀,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握這些知識,對於普通人來說十分困難,因此穴位養生似乎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有點遠。中醫院推拿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總結出便於大家記憶的十個養生要穴,平時按揉幾下,可...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中國附醫兒童神經科日前收治一位四個月大的寶寶,半夜突然放聲尖叫,媽媽驚醒,發現寶寶雙眼上吊、全身痙攣、嘴唇發黑,持續三分鐘,隔天又發生兩三次,家長帶往就醫,醫師詢問發現,爸爸爺爺嬰兒期都有類似經驗,兒童期就變成手腳容易扭曲,確診癲癇合併動作障礙症,基因檢測,終於解開家族...

閱讀詳情 »

抖腳抖不停?提醒您,很有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了!小時候常聽到,男抖窮,女抖賤, 長大後我才從各方面瞭解到了抖腿的危害:在社交場合,習慣性抖腿的人是非常不受人歡迎的,尤其女士。從中醫的角度講,抖腿是因為腎精不足的原因。肝是木,腎是水,水生木,所謂肝腎同源,腎精足了肝就壯, 腎精不足,肝精就不足,肝風內...

閱讀詳情 »

長夜漫漫,燒烤檔成了很多市民的心水之選。其中,烤生蚝、蒜蓉扇貝等更是吃貨必點的經典。 不過,生蚝的秘密你知道嗎?真心令人髮指啊! 肉殼分離或是「組裝貨」 烤生蚝通常是加了蒜蓉和調味料,不是很內行的人很難分辨新鮮與否,聞到的全是大蒜的味道。   而吃貨們務必注意,你所吃的生蠔可能並不是新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