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胰臟癌,醫療團隊大作戰!「乾淨手術」增加治癒率

治療「癌中之王」胰臟癌,除了早期發現,手術「乾淨」與否,更是影響患者治癒的關鍵!因此,建議胰臟癌患者治療時,選擇胰臟手術量多、各式胰臟腫瘤治療經驗豐富的醫療院所為佳。

治療胰臟癌,醫療團隊大作戰!「乾淨手術」增加治癒率

增加胰臟癌存活率 「乾淨手術」是關鍵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外科部吳健暉醫師表示,胰臟癌成為一個「困難疾病」,主要是因為缺乏早期症狀及篩檢工具、確診不易、胰臟手術困難且併發症多、化療進展有限等因素,使得整體胰臟癌5年存活率低於5%,只有20%胰臟癌病人初診斷時是可以接受手術,而其中能手術的病人也只有5~25%能存活超過5年。

儘管如此,乾淨手術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治癒胰臟癌的唯一方法。而近來,臺大雲林分院也秉持臺大醫療體系「仔細診斷、乾淨手術、小心照顧、積極治療」原則處置,在外科、內科、腫瘤科團隊合作下,已完成多起「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全胰臟切除手術」等高難度胰臟癌手術。

胰臟癌手術有哪些?胰十二指腸切除、全胰臟切除最常見

但什麼是「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呢?吳健暉醫師指出,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又稱惠普式手術,因包含胰臟、膽管、消化道三個切除及三個重建,因此容易有併發症產生,手術困難度高。

治療胰臟癌,醫療團隊大作戰!「乾淨手術」增加治癒率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外科部吳健暉醫師表示,胰臟癌成為一個「困難疾病」主要是因為缺乏早期症狀及篩檢工具、確診不易、胰臟手術困難且併發症多、化療進展有限等因素有關。(圖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提供)

台大醫療體系多年來,在國內進行胰臟手術、各式胰臟腫瘤治療經驗豐富,整個體系胰十二指腸切除(惠普氏手術)一年高達200例。並在外科、內科、腫瘤科團隊合作下,秉持「仔細診斷、乾淨手術、小心照顧、積極治療」原則處置。

日前有1位62歲女性,因阻塞性黃疸發現胰臟腫瘤,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後證實為胰臟癌第二期。另1位71歲女性,家庭成員有許多罹患胰臟癌,此次也因黃疸住院,接受胰十二指腸切除,患者術後證實為胰臟癌。

至於「全胰臟切除手術」部分,事實上,過去全胰臟切除是一個相當少見手術。但隨著胰島素藥物發展和整體醫療進步,全胰臟切除數目都在上升。而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日前就收治1名75歲女性,因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合併消化道瘻管,完成全胰臟切除。另也有1名70歲女性,因多發性胰臟腫瘤接受全胰臟切除,術後證實為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合併胰臟癌。

【專家小叮嚀】:

臺大雲林分院外科部一般外科賴鵬升主任也提到,由於胰臟癌致死率高、多數發現時已經轉移。因此,臨床上胰臟腫瘤診斷複雜、影像判讀和內視鏡、超音波非常很重要。建議民眾若發現有上腹部疼痛且逐漸伴隨背痛、體重半年內減少10%以上等問題時,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釐清病因較有保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9/57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雖能給民眾選擇善終的權利,但起動條件卻得符合包括生命末期、不可逆轉昏迷、嚴重失智症、植物人、政府公告重症等5種因素之一;在 《樂活一生:有尊嚴又快樂的活一輩子》一書中,慈濟醫院急診室主任賴佩芳提到,基本上部分的臨終狀態,並不會在這些條件下,因此就算已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大生醫分院急診室自2月中開幕後,因尚無加護病房,使得部分需入住加護病房患者,仍得轉診至鄰近醫院,為了改善醫療品質,生醫分院正式加入已運作良善的加護病房,並於5月中正式啟用揭牌儀式;台大生醫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3月初經衛生局核定開設5床加護病房後,陸續提供有醫療需求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讓我們來做一個無障礙校園地圖,以後可以輕鬆找到自己或其他學校的無障礙設施,也可以像其他同學一樣享受精彩的大學生活。」張心慈、吳銀蓮、紀柏辰3位身障同學最初的夢想,透過教育部「臺灣大專院校無障礙校園資訊地圖(University Campus Accessmap Ta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吃了被餵食基改飼料的動物,就會變成基因改造人嗎?」基因改造技術衍生的食品及原料的安全性,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食安議題,許多民眾因為不了解基因改造科技,很擔心「吃下基因改造作物製成的食品,外來基因會隨著食物轉移至人體中嗎?」等疑慮。攝取基改作物 不影響人體基因食藥署說明,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