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喝酒時千萬別吃這些菜,小心丟了命!

事件:酒後吃涼粉會中毒?!

事情是這樣的...

劉先生晚飯時喝了點酒,隨後跟妻子孩子外出散步。路邊一處涼粉攤點勾起了孩子的食慾。在女兒的要求下,劉先生買了幾碗涼粉與女兒一起吃。不料,涼粉還沒吃完,劉先生便說喉嚨有點疼,吃著難受。不一會兒,他便捂著肚子直嚷肚子疼。經醫生診斷,劉先生為 酒後大量食用涼粉引發的食物中毒。

醫生介紹:

一些涼粉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明礬。明礬有減慢胃腸蠕動的作用,飲酒過程中食用了涼粉後,所含的明礬會使剛喝下去的酒在胃內停留更長的時間。同時,明礬還有止血的作用,能減緩血流速度,延長血液中酒精滯留時間,積蓄後易中毒。

注意!喝酒時千萬別吃這些菜,小心丟了命!

翻拍baidu示意圖非本人

因為喝酒亂吃,中毒、身亡的新聞有很多…

吃榴蓮喝酒可致死!

 

28歲的小夥在泰國旅遊時,吃了很多榴蓮,之後又喝酒,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喝酒吃榴蓮真能致命嗎?醫生表示,飲酒後,正是因為人體分泌了乙醛脫氫酶,酒精才能被消化,進而排出體外。可是榴蓮卻抑制了這種酶的產生,吃完榴蓮再喝酒,人就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吃完柿子喝酒中毒了!

李先生下午吃了兩個柿子。晚飯時,照老規矩喝了一杯小酒。臨睡前,李先生突然覺得胃疼,還開始拉肚子,而且症狀越來越嚴重,他只好到醫院就診。經診斷,李先生是食物中毒了。醫生告訴他,酒和柿子易引起不良反應,對胃不好,容易形成胃結石。

 

喝酒千萬別碰這些東西!

  1、喝酒不宜吃臘腸鹹肉

  一口鹹肉一口白酒,酒的滋味雖然綿長,確暗藏健康的隱患。熏臘醃製的食品含較多亞硝胺,亞硝胺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大,會增加患食管癌、胃癌等的風險。

  2、喝酒不宜吃涼粉涼皮

  酸辣爽滑的涼粉、涼皮也是頗受歡迎的下酒菜。但涼粉涼皮加工時都會加入明礬,明礬有收斂作用,會減緩血流速度,延長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增加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另外,明礬和酒精都需要肝臟解毒,一起食用會加重肝臟負擔。

  3、喝酒不宜吃烤肉烤串

  一把烤串搭配幾瓶啤酒才過癮,但這樣也對身體有害。食物經過燒烤不但會損失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還容易產生致癌物。酒精會擴張消化道血管,並破壞消化道黏膜,使這些致癌物質更易被人體吸收。

  4、喝酒不宜吃牛肉

  牛肉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酒也是大熱之物,同食易導致便秘、口角發炎、目赤、耳鳴等。

  5、喝酒不宜吃柿子

  柿子中富含鞣酸,能和胃液中某些成分發生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與酒同時食用會在胃中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造成腸道梗阻。

 

  6、喝酒不宜吃紅薯

  飲酒時和飲酒後3小時內不宜進食紅薯。因為紅薯和胃酸發生反應,能生成不溶於水的堅硬結塊,損害消化功能。

  7、喝酒不宜吃西紅柿

  西紅柿中含有鞣酸,與酒同時食用會在胃中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造成腸道梗阻。

  8、喝酒不宜吃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如果喝酒時吃大量胡蘿蔔,容易產生肝毒素,誘發肝病。

  9、喝酒忌碳酸飲料如可樂等汽水

  飲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由於酒精對肝臟的傷害較大,喝酒的時候應該多吃綠葉蔬菜。

  10、酒後吃藥會要人命!

  頭孢+酒=毒藥,醫生提醒,飲酒後千萬不能服用頭孢類藥物,因為酒精會與頭孢作用,在身體內會產生中毒反應。如果身體有恙一定要吃藥,也要間隔7天以上等藥物代謝乾淨後再喝酒,否則後果很嚴重。

文章轉載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U3NjEwOA==&mid=400813707&idx=1&sn=f3234fab079e36675f717690a67a412f&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關推薦

  (圖、文:呂孟凡 / FB粉絲專頁:營養麵包)   常常有病人跟我說:「營養師,菠菜跟豆腐一起吃是不是會引發腎結石?」 在產生這樣的疑惑之前, 我們應該先了解腎結石的成因。 腎結石當中, 60%屬於草酸鈣結石,成因包括高尿鈣、高草酸尿症、高尿酸尿症、低檸檬酸鹽尿症、原發性副...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失智症人口年年攀升,心裡不免開始擔心,會不會哪一天,自己會漸漸遺忘了這個世界,或是被世界遺忘了呢? 也因為如此,各大醫院門診,開始出現了許多患者劈頭就問:「醫生,我出門常常忘記帶錢包,該不會是失智了吧?」 初老的健忘和失智症到底該如何分辨呢? &...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歷史上秦始皇曾派出了五百名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求取長生不老仙丹,隨著時代進步,抗老仍舊是個熱門議題。 透過醫療與飲食療法,延緩各項器官衰老的「抗衰老醫學」,近幾年漸漸被「功能性醫學」取代,至於什麼是功能性醫學,針對抗老又有何積極療程呢?   ...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退休好幸福、shutterstock 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可欣醫師表示,事實上更年期的症狀,與體質、遺傳,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較肥胖的女性更年期症狀並不明顯;若媽媽48歲開始更年期,女兒也有可能是同樣的年齡開始,但這些都沒有絕對的說法,常見的狀況大概有以下12種。 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