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5大癌台灣發生年齡最早「5字頭」 公費篩檢擬變5項納肺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健署今(13)日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8年新發癌症人數及癌症時鐘持續雙破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有5大癌症的發生年齡都比較早,包括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子宮體癌、甲狀腺癌,發生年齡中位數全落在「5字頭」。而國健署也正研議,在現行的四癌篩檢之外再擴增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一項,正進行試辦計畫,主要鎖定重度吸菸者、有家族史兩大族群。

民國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比107年增加5123人;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再快轉11秒。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10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比107年多1歲,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像是口腔癌為58歲、子宮頸癌為57歲、乳癌及子宮體癌為56歲、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7年相比較,除了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及子宮體癌多1歲,子宮頸癌早1歲,其餘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7年相同。

預防癌症及保命,篩檢是最重要的一項工具,但受到疫情影響,國健署統計,去年民眾接受四癌篩檢人數一口氣掉了14.63%,與還沒有疫情的108年相比,更掉了23.4%,且原本固定定期接受癌症追蹤的患者也明顯下降,以大腸癌來說,陽追率下降6%。

賈淑麗強調,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實證醫學證明,四癌篩檢(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健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口腔癌死亡風險;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40%大腸癌死亡率;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肺癌篩檢也有望納入公費,賈淑麗說,國健署已和國內4個相關醫學會達成共識,今年也將持續進行肺癌篩檢的試辦計畫,主要會針對高風險族群,包括:重度吸菸者、有家族史主要族群來做研議,累積多一點國人的實證資料後,再評估是否全面擴大。

最新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排行榜,大腸癌連續第14年排名第一,其次依序為: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全與前一年排序相同。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十大癌症有3種篩不到「逆勢上升」 老化、肥胖成兩大元凶

每4分20秒就1人罹癌!最新十大癌症統計出爐 「大腸癌」連14年當癌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世界衛生組織積極推廣讓民眾瞭解吸菸與二手菸可能帶來致命的危害,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亦提醒國人留心菸害防制,不要使用任何形式的菸品,以維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每年的5月31日訂為「世界無菸日」,今 (2019) 年的主題為「菸品與肺部健康」,提醒民眾無...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研究發現,如果我們的盤子被精加工的食物填滿,那麼我們會吃的更多,體重也會增加的更明顯。 精加工食品是指需要經過多個生產步驟生產的產品,含有工業食品生產的成分,如氫化油,高果糖玉米糖漿,調味劑和乳化劑。早餐裡面常吃的奶油、芝士、培根就是精加工食物的典型代表,而燕麥片,香蕉...

閱讀詳情 »

小李是1名舞蹈老師,只要緊張或輕微運動便會大量出汗,尤其腋下,出汗量更是正常人的5倍之多,還會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他尷尬又困擾,每當舞動身體或近距離解說時,就覺得很丟臉,醫師表示,這是所謂的多汗症狀與狐臭。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賴豐傑博士說明,多汗的原因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2種...

閱讀詳情 »

無論是美味咖哩飯、焗烤馬鈴薯,馬鈴薯都扮演著功不可沒的角色。是廚房、餐桌上再常見不過的食材,它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有了它就可輕鬆變化出挑動味蕾的佳餚。 彰化基督教醫院江惠琴營養師指出,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又名洋芋、黃獨、陽芋、荷蘭薯、山藥蛋、爪哇薯、馬之薯、日本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