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活動式假牙戴35年 老翁口破罹癌

活動式假牙戴35年 老翁口破罹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92歲的蘇阿公,長期配戴活動式假牙,去年到越南旅遊時,其假牙鬆落只好在當地重新製作;但配戴後總感到不舒服,嘴巴破皮疼痛長達數個月,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口腔癌第二期。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許博智指出,該患者陪配戴活動式假牙超過35年,但因假牙長期鬆動不合口,吃飯、說話時經常摩擦到上顎牙齦,反覆出現傷口卻沒有積極就醫治療,檢查發現,其口腔內有一個約3公分大的潰瘍,切片證實為口腔癌第二期,經手術及化療後,目前恢復良好並持續追蹤。

許博智強調,長期配戴活動式假牙,容易造成牙齦及齒槽骨萎縮,導致假牙與牙齦間出現縫隙,而出現假牙鬆動的情形,當假牙反覆刺激上顎黏膜,會使口腔破皮流血,增加癌變的風險;若口腔潰瘍超過2星期以上,必須提高警覺盡快就醫。

許博智建議,長期配戴活動式假牙者,最好每半年回診一次,當假牙出現鬆動的情形應立即修正,可置入樹脂填補假牙與牙齦間的縫隙,穩固活動式假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586

相關推薦

秋冬季節,也是感冒流行季,許多民眾感冒後,總會自行購買感冒藥服用,其實感冒藥僅能緩解症狀,無法根治,最重要還是得多休息才能康復;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藥劑科指出,服用感冒藥一定要在適合的時間,且服用適量才能發揮療效,但要怎麼正確使用綜合感冒藥?民眾可把握「五要」及「五不」等關鍵。選擇合適感冒藥 購買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吃素食可以降低糖尿病發生率?」、「3D食物列印新技術,幫助吞嚥困難的病人更容易吃下食物。」大林慈濟醫院日前舉辦「飲食與疾病治療新思維研討會」,由國內外營養專家,分享飲食與健康的新觀念,包括素食有助減少糖尿病發生、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營養教育的推廣,以及新科技的3D列印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讓更多民眾了解對風濕免疫疾病的認知,大林慈濟醫院舉辦過敏免疫風濕病友聯誼會,以風濕免疫用藥為主題進行衛教講座,不僅邀請院長賴寧生分享相關醫療經驗,也找來營養師教導民眾如何從平日飲食對抗發炎小撇步,現場吸引近200位病友及家屬前來參與。治療風濕免疫疾病 各種生物製劑相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62歲的張小姐因為出現心悸、頭暈等症狀,到醫院接受傳統的24小時心電圖檢測後,沒有檢測出任何心律不整的數據。收治病患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建議張小姐配戴心電圖手錶接受14天的居家篩檢,果然篩檢出張小姐有心房顫動的現象,經過醫師的藥物及電燒治療後,成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