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流感死亡增15例創單周新高 30歲女就醫當天搶救不及

流感死亡增15例創單周新高 30歲女就醫當天搶救不及

【NOW健康 林郁敏/綜合報導】北部1名30歲女性,1月上旬出現發燒、虛弱無力,典型流感症狀,但未就醫,2日後突然昏倒,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當時已無心跳,搶救後,雖恢復生命徵象,但因併發肺炎和心肌炎,症狀嚴重,造成心因性休克,就醫當天即死亡。

 

疾管署指出,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上周新增36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且增加15例死亡個案,創本流感季以來,單周死亡人數的新高紀錄。年齡從30歲至87歲,皆未接種流感疫苗,平均發病到死亡天數為5天。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在上週死亡個案中,最年輕者為該名30歲女性,身體健康,並無潛在疾病,至於其他死亡個案幾乎都有慢性疾病。該女性案例於1月上旬發燒、虛弱無力,但並未就醫;2天後,突然在家暈倒,沒有意識及呼吸心跳。家人立即將她送醫,經急救後暫時恢復心跳,也用了葉克膜,但腦部缺氧,且器官衰竭,就醫當天就過世。林詠青說,臨床診斷,個案是感染H1N1流感病毒後,併發肺炎、心肌炎,不幸造成死亡。心肌炎會讓病程更快,以致該名個案從發病至死亡,才短短兩三天。

 

上週新增36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年齡介於4歲到91歲,其中34人沒有接種疫苗,24人患有慢性疾病。據統計,本季(108年10月起迄109年2月17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950例。林詠青提醒,流感併發重症徵兆為意識不輕、痰液變濃、血 痰、胸痛等,如果確定罹患流感,務必注意是否出現重症徵兆,並儘速就醫用藥。國內共4397家合約醫療機構提供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藥劑儲備量約295.1萬盒,用於治療A型和B型流感。

 

此外,截至2月16日止,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尚餘約16.5萬劑,林詠青提醒,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把握機會儘速接種。下周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務必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生病就不要上學,在家休息。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人民的生活離不開「防疫」二字,外出除用餐外,需全程配戴口罩,隨身攜帶迷你酒精瓶、次氯酸水等消毒用品也逐漸成為人類與病毒共處的生活之道,但其實次氯酸水不適合用在人體,最常使用的75%酒精對肌膚也有一定刺激性,過度使用可能造成皮膚過敏、乾癢等問題。全物理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現代人注重健康,從日常生活習慣健康養生、搭配預防醫學遠離疾病,每年更要重視定期自我健康檢查,10月為國際乳癌關懷月,國健署與專家提醒女性20歲後每月自我檢查;30歲以後乳房檢查,每年1次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為常規的健康檢查項目,進一步的乳房磁振造影可提供臨床專科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是一種罕見的腸胃道惡性腫瘤,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時被檢查出來,少部分患者因出現腹瀉、食慾不振或腸胃道出血就醫而確診。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 60至70歲為高風險族群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資料統計數據顯示,胃腸道基質瘤約有4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長照、慢性病、醫護量能等議題所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大。近年來,政府運用臺灣科技和醫療的優勢,積極推動「智慧醫療」,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早期都是由醫師自己建立醫療系統,但加入了科技、AI(Artificial 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