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流感重症914例衝破5年新高! 23歲的他喘到無法下床成最年輕死亡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流感威脅在國內不輸武漢肺炎,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上周一口氣又新增56起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並造成14死,其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中部23歲男性上班族,病情一度喘到無法下床,急診就醫當天即不治,是本流感季最年輕死亡個案。而本流感季重症病例已累積有914例,也寫下5年來同期最高。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國內上周(2月2日至2月8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8萬2856人次,已經較前一周下降19.5%;儘管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15.5%還在流行閾值(11.5%)之上,未脫離流行期,但已見明顯下降趨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周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個案14例中,最年輕23歲、最年長90歲,其中3歲男性上班族本身有先天性白血球功能缺損,白血球低下,又有慢性肺病,且沒有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男子是在1月中開始出現發燒、咳嗽、呼吸喘等症狀,但不知何故沒有就醫,發病5天後已經喘到無法下床,這才趕往急診,檢查發現已腎功能惡化、雙側肺炎,且合併有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一度心跳停止,雖經搶救後恢復生命徵象,但當天仍不治。

數字顯示,本季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914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為主,其次為50至64歲;98%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且近8成具有慢性病史;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75例,99%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林詠青說,國內社區主要流行的是A型流感的H1N1,本來殺傷力就強、症狀較嚴重,這可能是造成本流感季重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門急診就診人次已見下降,顯示在接種流感疫苗,加上武漢肺炎的強力宣導防疫之下,民眾警覺提升,保護力也上升。

疾管署提醒,近期各地氣溫變化大,提醒民眾仍應保持警覺,持續做好個人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果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意識改變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並依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引發重症、死亡的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單日連3發!港澳再升級 台灣也對新加坡、泰國發出旅遊警告了

龜山島變惡魔島?陳時中苦笑比喻 「檢疫不斷趴趴走者可考慮」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怎麼躺都不對?圖解教你一夜好眠的睡眠姿勢擺位〉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明明已經夠累了,好不容易上床可以睡一覺,可是一躺上床之後就發現,天啊,怎麼好像脖子也不對,腰也不對,腳也不對,然後一直翻來翻去,想要找到一個好的入眠姿勢,反而更焦慮地睡不好。 睡覺姿勢的擺放調整真的很重要,所以這裡我想要分享...

閱讀詳情 »

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醫師行業有獨特性質,政府將醫師納入《勞基法》,絕對不能重蹈『一例一休』規畫不夠周延的覆轍,否則恐怕會危及民眾性命,民意極力反彈可以預期。」前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台大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陳定信表達憂慮。曾任衛生署副署長、現為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鄭守夏也認為,「除了醫師的意...

閱讀詳情 »

許多保養品都會訴求成分添加「膠原蛋白」,能有效維持肌膚彈性,真的有效嗎?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其實膠原蛋白是人體就能自行合成之物質,若想維持肌膚的光滑彈性,更重要的是維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少吃高油炸食材,以減少自由基生成、延緩體內膠原蛋白流失,這些生活守則遠比口服或塗擦膠原蛋白成分的產品來...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一項新的研究證明,僅僅10分鐘的輕微體力活動足以促進大腦連接並幫助大腦區分相似的記憶。也就說,在短暫的運動之後,大腦存儲記憶的能力即有所提升。 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研究大腦活動後發現,在短暫的輕度運動,例如10分鐘的慢走之後,大腦部分負責記憶形成和儲存之間的連接性更為加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